关税重压下的幻觉:中共别再自欺欺人了(图)

作者:李聪玲 发表:2025-04-11 01: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梦
梦游(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看中国2025年4月11日讯】美国又一次出手,对中国制造的高端产品加征关税,这并不令人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官方与舆论依旧坚持一套“我们早已准备好”“内循环足以应对”“风景这边独好”的老话术,仿佛只要说得够坚定,现实就会被改变。然而,现实从不被口号打败。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加了多少税,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是不是还要继续骗自己。

“转危为机”是一种自我安慰。每逢外部冲击,中共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体系问题,而是祭出“转危为机”的四字箴言。听起来充满哲理,实际上是一种惯性的自我麻醉。对美贸易顺差长期是中国经济的血液,现在血管被堵住了,却还在说“我们不靠它活”。问题是,你可以嘴上不靠,经济数据却不会说谎。

2024年出口疲软,外资加速撤离,制造业投资热情降温,但对内的叙事仍然是“外部环境复杂,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信心不是问题,问题是信心不能代替订单,也不能替代技术,更不能替代全球市场的失血。

自从“内循环”成为口头禅之后,中共好像找到了对抗一切外部打击的神药。但现实是,内循环不是自动启动的,它需要稳定的就业、高质量的消费能力和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如今,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中产谨慎消费,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房地产这块曾经的“压舱石”也变成了“沉没成本”。在这种背景下谈内需主导、内循环驱动,多少有点“人还在ICU,就想着跑马拉松”的荒诞。

中共在习近平的带领下高调推出“新质生产力”,试图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科技等领域杀出一条血路。但需要提醒一句,口号喊得响,不等于基础打得牢。在芯片、工业软件、核心设备上,中国依旧受制于人。一边说要“去美化”,一边还在大量进口美日高端设备,嘴上说“科技自立”,手上还在抢购ASML光刻机。

更讽刺的是,那些被称为“新质”的行业,恰恰最依赖开放环境与国际合作。如果关上门搞“自主创新”,最终可能变成封闭自嗨的温室经济。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可以在亚利桑那建厂,而中国的大多数芯片厂还在努力攻克28纳米的“高地”,这种差距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抹平的。

反观台湾,对美国加税的反应是直接的、务实的:加强对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多边科技联盟,哪怕代价是部分战略依赖,也比自我感动来得有效。台积电出海设厂,政府稳住人才供给和资本环境,没有把“自立更生”当做口号喊,而是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台湾没说“我们不怕制裁”,但他们确实把自己送进了不可替代的供应链位置;中共高喊“我们谁都不怕”,但在高端领域越喊越被替代。

中国是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可以永远靠自我鼓励渡过难关的国家。世界变了,竞争格局也变了,继续“自己骗自己”不仅无助于脱困,反而会拖累改革和转型的最佳时机。与其一遍遍重播“我们早已应对自如”的宣传片,不如承认:我们确实遇到了困难,我们的技术还没完全自主,我们的市场还不够成熟,我们需要冷静、清醒、有勇气地面对这个世界。而这一切,都不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让老百姓知晓的真相,最后遭殃吃苦的只有中国人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