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阿里巴巴执行长马云在参观巴黎Vivatech新创公司和创新博览会期间发表演说。(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2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采访/综合报导)本周一,习近平会见了一批科技企业家与首席执行官,强调民营部门在推动经济增长与科技自给自足方面的重要性。这一举措与四年多前政府加强监管民营企业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此举是否意味着真的要对民营企业松绑了呢?几位专家对此做出了解读。
周一的座谈会吸引了中国最知名的商界人士,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与会者包括比亚迪的王传福、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小米的雷军、腾讯的马化腾及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华为的任正非也出席了此次会议。自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以来,该公司成为中国技术自主战略的核心代表,努力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而未出席的网络企业大佬京东科技创始人刘强东、百度创始人李彦宏,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等也受到关注。
马云在2020年因发表批评性言论激怒习近平后淡出公众视野,并见证了政府对其企业的监管压力。当年,阿里巴巴金融服务关联公司蚂蚁集团的IPO计划遭到习近平叫停,随后政府又针对科技行业采取一系列监管行动。
中共官媒视频显示,习近平在会议上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表达了自豪,并强调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与国有企业获得相同的保护。他还敦促企业家“在困难和挑战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但未提供具体细节。
《华尔街日报》以《习近平会见马云等科技企业家 暗示需要民企助力经济增长》为标题报导了周一的会见。
王军涛:策略性妥协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告诉《看中国》,习近平此次会见民营企业家,凸显“中国经济真的扛不住了”。习此举并不代表政府真正放松对民企的控制,而更像是“一场策略性的妥协”。他指出,“马云这次露面,并不代表中国的民营企业环境改善,而是习近平试图用象征性的举动来缓解市场压力。”
王军涛认为,“真正受到沉重打击的是那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它们才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关注。”
王军涛进一步表示,“马云不敢跟习近平对着干,他根本没有这个胆量。马云这些企业家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只能顺势而为,根本没有挑战政府的能力。”他认为,马云的公开露面可能是政府为了营造稳定市场的形象,而非真正释放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信号。“习近平的根本目标是控制,而不是开放。”
“国进民退”并未改变
美国欧道明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少民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习近平这次讲话未提“改革”,显示其政策方向已转变。“改革曾是中共的万能药,但如今不再被强调,说明他发现改革不灵了。”
他还强调,习近平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表明中国政府对私企的管控仍然严格,马云的财产随时可能被收回,私企的生存空间依然受限。“经济不行了,赔赔笑脸,放下身段;经济好了,就开始割韭菜。这句话是说:大棒随时在手里。”李少民说。
旅美中国企业家王安娜观察到三排企业家“都和中共党员干部穿着打扮是一样的,所有人也都要低头做笔记”,传递出“任何企业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的信号。她认为,此次会面并未真正改变“国进民退”的趋势。“政府希望民营企业做出更大贡献,但没有提供配套支持,导致企业信心不足。”
时评人蔡慎坤进一步指出,“会议参与者多为头部企业,而真正困难的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仍然垄断关键市场,民营企业没有真正的出路。”
企业家服从政治安排?
此外,蔡慎坤指出,“这次会议是经过周密布署的,恰恰反映出中国是一个集权社会,连这些看似强大的科技大佬也得接受安排。”他还认为,“这次高规格的会议与川普重返白宫有关,北京需要这些企业家站出来,支持中国经济。”
一些观察家还注意到马云的细节安排,如他未获安排发言,座位并非居中,这表明政府对其仍持保留态度。他表示,“这些企业家在座谈会上的表现并非自愿,而是服从政治安排,马云的出席更多是一种象征,并不意味着他的影响力回归。”
政策是否可持续?
李少民评论,这次会议毫无新意,无法真正提振市场信心。“不能因为一次会议就判断马云得到了平反,因为中国政府对私企的控制从未真正改变。”他说。
政府虽然在近期释放支持民营经济的信号,但市场反应却不如预期。座谈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国A股全场逾4600只个股下跌,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可持续性的疑虑。曾任瑞银网际网络分析师的张疆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政府的这种积极态度是否可持续,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技术领域。
美中关系影响民企未来
在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不确定性之际,北京政府已陆续推出多项支持民营部门的措施。去年秋季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低迷,其中房地产市场困境成为主要挑战。政府还大力推动科技企业在半导体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自给自足,以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同时,美中关系持续紧张。就在座谈会召开前,美国川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举动让人回想起2018年川普政府发起的美中贸易战。当时,习近平曾会见企业家,以安抚市场并表达对民营经济的支持。
Hutong Research创始人封楚诚指出,习近平此时召集商界领袖,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政府希望稳定市场信心,并提醒地方官员应该积极支持这些企业。许多中国企业家在美国拥有广泛商业利益,当局也需要防范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随着美中竞争加剧,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取决于政策稳定性,以及政府是否愿意真正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