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第四十二象 乙巳。(图片来源:光明之门)
一歌女手持琵琶,地上左有一张弓,右有一只兔。
谶曰: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推背图 第十六像。(图片来源:光明之门)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传说推背图因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
《推背图》的核心价值是易经八卦,《易经》是我国五经之首,是一部包涵了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哲学、历史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古人在祈求国运大事时,一定是要等到天象地理出现奇异现象时,才会起卦推演,所谓不动不占就是这个道理。
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在推算历史命运时,以唐尧登位那一年,甲辰年为标准。因为历史记载,在唐尧就位的时候有五星联珠的现象,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如此独特的天象,在那时呈现,所以用这一天作标准。
因此,《推背图》很可能是星相术和易经合成的结晶,也就是说古人依靠“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明人事”的方法来推演人间兴衰治乱,如同现代人预测日食、月食一样。推背图因被认为预言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
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图片来源:光明之门)
宋太祖时诏禁推背图,但民间多有藏本,禁不胜禁。太祖说:“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于是有大量的版本流传到民间。吴越地区流行用《推背图》给孩子起名。这也推动了推背图的传播。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比附,故其本来面目已渺不可考。“推背图”传本不一,如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出现的抄本,有六十七图像“六十七像与六十甲子明显对应不起来,故应为假的”。
目前,较为常见的是有金圣叹作序并加以评注字样的六十图版本,是明末清初自负其才、肆言无忌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字若采”的批注点评本。
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学者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这里简称为金版;另一种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这里简称为原版。
推背图 第三像。(图片来源:光明之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能做出对中国未来的正确预言,必然是大能者,那自然不可能使用那些半文半白、诗不押韵的词句。辨别原版,应首先根据此别辨真伪,然后在基本确认是真品的情况下,再考虑辨别原版、伪版。
毕竟,推背图据历史记载,宋太祖就专门使人作伪作混之。所以,先考证是否伪作是辨别推背图的前提条件。
在推背图这本书上,书的成书年代久远与否与内容真伪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并不必然是:元朝书与清朝书相比,元朝书就是真本,清朝书就是伪作。
小编在今天的《推背图》介绍中,主要提示《推背图》预言七名女子的命运,其中的五位在历史中据说已经出现。例如:在书中的第五像中,就记载到:“杨花飞,蜀道难,更无一史乃平安”,这只是谶语。书中有颂曰:“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我们仔细的揣摩这些句子会发现,在卦象预言说的是被称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在古汉语中“木易”为杨,而“山下鬼”则对应“嵬”。那么了解历史的读者是知道,杨玉环正是死在了马嵬坡下。
除此之外,还有四位女子的预言,在历史上据说也是对应了。其中包括武则天,书中有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日月当空,说的就是武则天的名字武曌。书中有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武则天曾经削发为尼,所以有“参遍空王”之说。
事实上,除了上述的两名女子,似乎还有三位分别是刘娥皇后、慈禧太后以及奉圣夫人。
推背图 第二十四像。(图片来源:光明之门)
以上小编提及的五位女子,在《推背图》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书中还有两位女子,至今为止,在历史上,并没有能够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但是“第四十二象”据说2006年就已横空出世,是指谁呐?那么“第五十一象”何时到来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一番。
责任编辑:玛德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