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颤抖症”是相当常见的动作障碍疾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许多老人都有手抖的问题,尽管是常见疾病,但因病因不明,药物治疗成效不佳。科技部宣布好消息,台美跨国团队找出了全球第一个颤抖症的致病机转,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
“原发性颤抖症”是相当常见的动作障碍疾病,是以活动中的手抖、头抖或声音抖等颤抖症状来表现;经统计,约占成人的4%,老年人则可高达20%,盛行率是巴金森氏病的5倍。原发性颤抖症的发生率随着年岁渐长而递增,整体而言,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其盛行率更高达一万三千至五万人。
台大医学院助理教授兼任医师潘明楷表示,颤抖症固然常见,但因病因不明,药物治疗不佳;简单来说,医疗没办法判别颤抖症是被什么原因所引发,当不同成因的患者混在一起,药物开发就相当困难,现在经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的2个药物,有效率便低于50%。
有些患者会因吃了酱油、咖啡、抽烟而产生暂时性颤抖,有些则是原发性颤抖症。(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光颤抖症定义就吵了6年”潘明楷表示,有些患者会因吃了酱油、咖啡、抽烟而产生暂时性颤抖,有些则是原发性颤抖症,目前只能依赖临床观察,等同医生说了算。
不过在科技部“以疾病为导向之脑与心智科学专案研究计划”及“台湾脑科技及国际跃升计划”的支持下,潘明楷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郭升翰医师成立跨国合作团队,终于找出全球第一个颤抖症的致病机转。
科技部举办“颤抖症的成因找到了”记者会,潘明楷说明,研究发现,颤抖症病患的小脑细胞,其中控制神经连结的GluRδ2蛋白会减少,导致小脑神经纤维的过度增生,使得小脑细胞产生过强的连结,造成小脑神经的过度共振,进而产生颤抖症状。
除了上述机转,潘明楷指出,小脑神经的共振异常,更可成为检测原发性颤抖症的第一个生物标记,帮助颤抖症的临床诊断及药物开发。
潘明楷与郭升翰结合哥大的完整脑库、病理专长,及台大活体动物研究及先进光电技术,先在颤抖症病患脑库的病理分析中,观察到颤抖症特有的小脑结构及分子变化,并依此建立动物模式,以先进的活体小鼠小脑电生理及光遗传学技术进行神经机转的研究,找出颤抖症的神经回路及共振异常,并进一步开发小脑脑波的临床电生理新技术,真正在颤抖症病患上确认小脑共振异常。
这项研究成果,在1月发表在国际顶尖转译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有美国及日本等数个国际药厂,与此团队合作,利用新开发的动物模式及小脑脑波新技术,进行颤抖症的药物开发及试验,并针于GluRδ2蛋白设计基因治疗方法,逆转GluRδ2蛋白的缺损。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