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下)(图)

发表:2019-12-30 09: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下)
唐代佛学大师义净,也像唐三藏一样,远赴印度研究佛经。图为颐和园长廊中关于《西游记》唐三藏师徒故事的彩绘。(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接上文: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上)

四、吴哥文化的传播者──周达观

周达观,自号草庭逸民,元代浙江省温州路永嘉县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在元成宗时期奉旨作为师团成员出使真腊(即现在的柬埔寨地区),公元1296年到达真腊。他在真腊生活了一年多,周达观仔细观察了吴哥窟恢弘而又精致的独特建筑群体,体会了包藏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回国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真腊风土记》一书。

他去真腊时,正是真腊国力强盛之时。因此,《真腊风土记》是吴哥文化盛况的目击者留下来的唯一的记录,它广泛地反映了吴哥时代的社会风貌,生动地展现了13世纪末柬埔寨的历史画面,它是研究吴哥王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仅隔百余年,真腊与暹罗(今泰国)发生战争,迁都金边,吴哥终沦为废墟,吴哥文化随即被湮没,无人知其存在。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关于吴哥文化的直观记录。19世纪初,此书被欧洲人莱慕莎译成法文后,使人兴起寻找废墟之念,从而影响不少欧洲人东来,加速东西文化交流。法国人占领柬埔寨时期,博物学家孰亨利・莫霍就是凭借《真腊风土记》的法文译本寻访到了已经湮没了的吴哥窟,使沉睡多年的吴哥古迹,得以重现人间。

周达观也对其地地理有颇详尽的观察。如《总序》记从宁波至占城的路线,对所经港口、水路、城市、里程均详尽记载,这加强了中外交通往来联系,并且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历代更替,中国人多流寓外地,他的出使,为元代移居真腊华侨的情况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而且此书对当地的语言、风俗及贸易记载甚详,这对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影响及参考价值。

周达观当然也向柬埔寨当地人介绍了中国的情况。他曾把中国的荔枝种子带到真腊,据说在真腊只有一座小山上能够种活荔枝。真腊的艺术家,在吴哥寺内为周达观建造了雕像,以示纪念。周达观作为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怀念。

五、留下伟大著作的汪大渊

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生卒年月以及生平事迹,没有更多的史料。仅从他的著作《岛夷志略》中得知,他经常四处游历。他在书中记述所游历的地方共九十九处,所到地方,皆记其山川、习俗、风景、物产以及贸易等情况。全书收录地区达到二百二十几个。

汪大渊在泉州长大,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港湾交错,水道深邃,是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从泉州起航的海船开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泉州城内,居住着众多的大食人、印度人、波斯人。在泉州成长的汪大渊自幼耳濡目染,对海上航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汪大渊曾经两次远航。约在公元1330年,他怀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毅然出海,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洋之行。第一次的远航从泉州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澳洲,从澳洲到加里曼丹岛,又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大约费时五年他才返回故乡。

回来后,汪大渊曾利用空闲时间对旅行笔记加以整理。大概两三年以后,他再次出海,仍以泉州为起点,这次他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时间要比第一次短,大约为三年,公元1239年重返泉州。

第一次出海,汪大渊游历了当时中南半岛的许多国家,如交趾、占城、真腊、鸟爹等国家。交趾与元朝之间的贸易很发达,向元朝输入沙金,白银、铜、象牙、肉桂、槟榔等。汪大渊记载交趾那里“地广人稠,气候长热,田多沃绕,崇尚礼仪,有中国之风”。汪大渊还游历了当时的泰国、真腊等地方。

汪大渊还几乎游遍了印度东西海岸的各个城镇,如大鸟爹、古里佛、放拜等地方,并记载了一些有趣的见闻。汪大渊还在马纳湾内参观了采珍珠的情况,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对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与记录。他还记录了斯里兰卡盛产宝石,以及高步浪、明家罗等都是当时的红宝石产地,也是宝石市场,吸引了许多宝石商人,“舶人兴贩,往往金银与之贸易”。

在印度洋西部,有一片大的珊瑚岛,这就是马尔代夫群岛,汪大渊在书中称为北溜。汪大渊游历了波斯湾沿岸的许多个地方,最后到达波斯湾尽头的名城波斯离。汪大渊的这次西洋之行,大概用了五年,去国有万里之遥。五年的海上生活虽然饱经风霜,却也令他大开眼界,增长知识,真是不枉此行。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曾进入过有小东洋之称的菲律宾群岛。自宋朝以来,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就很密切,对中国高度发展的文明深为向往。人们以能到中国为荣,当地的风俗很重视到过中国的人。

《岛夷志略》是有关当时亚、非各国的实况记录,涉及的内容是相当的广泛。由于汪大渊是随着商舶出航,所游历的地方多是商港,所以除了留意各地的山川气候、风土人情之外,还特别收集了当地的物产和商品的产销情况。所以此书不仅给世界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而且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元代外贸史的一个侧面。

从书中所记,人们可以知道中国当时主要的输出商品,仍然是丝绸等纺织品。同时,陶瓷产品也成了大众的出口物品。这两项几乎远销到亚非各国,近年,各地遗址中出土中国陶瓷之多,也证明了这一情况。当时出海的商船不仅带去了中国的商品,沿途也有贩到当地的特产。可惜汪大渊除《岛夷志略》外,未见有其他著作传世,汪大渊的晚年生活也无记载可寻,但是他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是早为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

六、为了实现梦想的高僧义净

一部《西游记》使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玄奘也以唐三藏、唐僧的形象出现而成为神话人物,为老幼所熟知。相比之下,稍后于玄奘出世的唐代高僧义净,就显得鲜为人所知。其实,义净也是唐代的一位佛学大师,他比玄奘小二十七岁。在中国的佛教史上,义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并且对我国的海外交流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山东历城人。义净少年出家当和尚,手不释卷,专心研究佛家经典。年方十八,他就立志去佛教的发祥地游学。咸亨元年,他从京师长安南下,从广州乘船至室利佛逝,在那里学习了六个月的梵语,然后去印度。垂拱二年,他又回到室利佛逝。永昌元年他回广州后,邀请另外四位僧人同去室利佛逝。义净在国外研究和翻译佛经二十四年,三次羁旅室利佛逝,前后共达十余年。

义净作为一个航海家,他从37岁出国航海,到六十多岁回国,几乎在海上度过了半生的时光。他水陆兼行,历尽无数艰辛,二十五年的时光,到过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功成而回。

义净所撰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全书四十章,记述了印度的医药学、人民的生活习俗、僧侣的寺规、礼仪和其他见闻。书中介绍的当时印度和南亚各国佛教传播的情况,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人们了解中世纪时佛教在南海各地的传播情况。义净的著作在世界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李晓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