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文字的最早出现,而书写的方式有几千年了,它也有自身演变的过程,主要是随家俱的变化迫使自身出现了握笔姿势的演变。
汉代是低坐起居时代,人们作书的执笔方式是“三指斜执笔法”,人们跪坐于席或踏上,往往左手执卷,右手执笔而书,执笔右手没有凭借,手肘、腕均悬空。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握住笔管,以中指托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略向掌心弯曲不起握管作用。这种握笔姿势称为“单苞”执笔法,启功先生称之为“三指握笔法”,和我们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接近。由于手执之卷略向斜上方倾斜,执笔姿势也得向斜上方倾斜,所以后人又称之为“三指斜执笔法”。五代周文矩的《文苑图》执笔学士握笔姿势可见这种方法。
后来发现其中可能还有遗漏的部分,就是三指斜握笔法之前,可能还有双指握笔的过程,但留存的历史说明比较少,只在一张古代绘画中看到,但这种握笔姿势肯定也符合握笔演变的进程,所以也不能否定。
一、送子天王图
从这张北宋描摹唐代吴道子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执笔侍臣手握毛笔的姿势,笔管夹于拇指和食指之间,其他三指几乎没用,所以我管它叫双指握笔法,这个跟后来的三指握笔肯定有区别,也就是说到了唐代早期时,仍然有双指握笔的方法,但主流握笔姿势已经过度到三指了。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高坐家俱的出现,起居方式发生了变革,书写姿势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出现“双苞五指执笔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握毛笔的姿势,但主流仍然是三指握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宋代,衰落于元代。宋代高坐家俱已经比较普及,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市井家俱都已经向高坐发展,而且比较成熟,但执笔方式仍然以三指为主,可见习惯成自然的力量。从唐太宗开始提出双苞五指执笔,到了元朝仍然有人沿用三指执笔,跨度已经超过上千年。
二、北齐校书图
从很多宋代画卷中不难看出三指握笔法在宋代仍然盛行,虽然高坐家俱已经出现很久了,但握笔姿势的过度仍然没有结束,一直延续到元代,元张雨画倪瓒的画像里,倪的握笔姿势仍然是三指法。但到了明代,双苞五指握笔就彻底取代了三指法,也就是我们现代握毛笔的姿势。
虽然保留下的宋画里面三指法盛行,但千万不要以为看到一张古代绘画中人物的握笔姿势是双苞五指法,也就是现代握笔姿势,就盲目判断其最多到明代,毕竟从唐太宗宣导五指握笔姿势已经很久,即便在宋代,苏轼和黄庭坚在握笔姿势上的论述也是截然不同,前者仍然惯用三指,而后者已经改变传统习惯用现代握笔姿势了。
从明画家的绘画中,不难看出此时已经流行双苞五指握笔姿势了,即便是那么崇拜宋画的杜晋,虽然笔下的人物家俱,甚至是服饰都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人,在绘画中仍然把握笔姿势改变成现代握笔姿势,可以这么讲,当你看到一张古代绘画中,人物的握笔姿势是三指斜握的方法,你就要小心了,这张画很可能超过明代了,但如果是双苞五指握笔,则无法判断其为元代以后的作品。我们古人的握笔姿势从二指到三指再到五指,跨度了几千年,可见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是如此之难啊!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