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大学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5月24日讯】给高三准备高考的亲们泼个冷水——看看这就业形势,考上大学也没什么用啊!看上去就业率还不错,实际而言,工资低、工时长,就业形势是一年不如一年。找不到工作的去考研发现,考研人数也大幅度上升。毕业生们只能选择:更低工资的工作、考研受死、在家等死。这和失业有啥区别?!
5月份,是学士服飞扬的季节,是微笑加pose定格的季节,是淡淡与忧伤与莫名的欣喜交织的季节。时光倥偬,或许还有太多情绪来不及出发,还有太多的诗和远方来不及憧憬。然而,来不及停顿,脱下学士服,一个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可能要立马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而这个“魔咒”似乎在每年的六月份都要重启一次。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早在今年的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毫不遮掩,“直抒胸臆”,直陈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们似乎可以想到尹蔚民在面对记者时心中化不开的惆怅。“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很复杂,所以2016年的就业形势也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方面,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第二个方面,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第三个方面,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这将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方面用了大段陈述和数据支撑。无疑,一年又一年,庞大的就业生群体根本来不及消化。过去1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上升,每年的5、6月份,“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新闻报道如阴魂般始终不散。事实上,再多的副词也无法表现出高校庞大的毕业生队伍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与严峻就业形势相对应的,各类就业率数据却描绘出一幅乐观美好的毕业生就业图景。然而,对于各种奇葩数据,只能说“神一样的统计法,谜一样的就业率”。
今年4月,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16应届毕业生求职到位率调查报告》,这份覆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27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未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当公务员、创业或已经获得企事业单位就业机会的已达到了52.11%,真正苦于没有工作机会的仅占6.7%。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调查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毕业时“落实率”达83.1%,较2013年同期数据上涨11.2%。麦可思数据针对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则显示,2012届至2014届就业率皆逾90%,且逐年上升。
更为夸张的是,2015年1月12日,人民网依据75所部属高校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整理公布了一份“本科生就业率排行榜”。这份榜单中,74所高校的就业率高于90%,50所高于95%。还未离开高校的毕业生们看到这样的数据,不知该庆幸自己诞生在伟大时代还是应该露出谜之微笑。
概而言之,当下等等许多就业率统计只是不失业的比例。
教育部曾表示在计算就业率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毕业生就业形式,包含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其中,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和艺术类自由职业。这些类目的人数相加,除以毕业生总人数,即得到就业率。然而,对“灵活就业”等概念的界定,统计截止的时间等都模糊不清。
相比于中看不中用的就业比例,毕业生们的观感或许更为直接。
逃离北上广滚回二三线?
“清华女硕士离开北京”的故事已经开始流传。
冰冷的就业数据统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数不尽的悲痛与辛酸。十几年寒窗苦读、殚精极虑,全家人紧衣缩食,苦苦煎熬。巨额的教育投资却基本换不来等值的回报。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新闻硕士应届毕业,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精通俄语英语,在CCTV、新华社等媒体合计实习两年。这是欧阳盈亮眼的学业及实践经历,原定计划是在首都北京找份体面的工作的她却要回老家了。留京的意志在一路瓦解。在新华社、CCTV等“央媒第一梯队”的应聘中,欧阳盈通过了初筛、笔试,但最终都止步在了面试阶段。原因很简单:流经户口有限。用人单位最后录用了一位笔试排名靠后的北京女孩,只因为这位女孩不占用单位的留京名额。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去年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2015年高校毕业生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以59.1%占据绝对比重,25.4%在地级市工作,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3.0%,在乡镇工作的占1.8%,在农村工作的仅占0.8%。
据智联招聘昨日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面对一线城市“厮杀”惨烈的市场行情,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这些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没有那么高的生活成本,收入也略高于三四线城市。
“略高”二字实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据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报告,2015年应届毕业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最高,但毕业薪酬月均不足5000元。
近日,麦克思发布了《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无论是在毕业半年后的工资还是毕业三年后的工资都稳居第一,但都未超过5000元。
高校就业压力只是缩影
高校扩招政策确是“文凭跌价”、削弱高校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然据教育部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各类高校2852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目前中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40%了,在世界范围内也只算一个平均水平。中国的高校数目放在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社会发展现状,仍是不足。由此观之,教育普及仍在路上,但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已然积压。
而作为就业率的一个主要指标,大学生就业率也直接反映出当下宏观经济走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2013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就业140万至160万人。而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创下1990年以来的25年新低。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GDP增速创下了2009年以来28个季度的新低。
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岗位供应确实受到影响。据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今年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20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2.9万人,下降4.5%。同比去年,我国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减少了1.2万人,而求职人数却增加了14.1万人。
“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除了一些成熟的大型上市公司仍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普通公司更偏向招募有工作经验、上手快的员工,这会节省很大的人才再培养的成本。”在互联网行业从事十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林超向界面新闻分析:“留给应届生的职位有限,又碰到了数量最庞大的毕业生,今年自然竞争惨烈。”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冀如是说。
与此同时,“去产能”的系列宏观政策也波及了就业市场,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共同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今年2、3月份调查失业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农业户籍人口的失业率上升,以及短期失业人员比重较大。
曾经,老师耳提面命,只有考上最好的大学,才有可能改变落后贫穷命运;而后,即便进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最终却只能成为新闻报道里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庞大的教育成本对于诸多底层家长来说,就是一生的孤苦辛劳,就是全家甚至全村的孤注一掷。最后的一声叹息很可能就是一群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后,邻里嘲笑,反智主义盛行,贫穷落后延续。这样的逻辑链条让人心碎,但这样的悲戚故事似乎依旧无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破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