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对香港的制约何在?(路透社图片)
【看中国2015年01月13日讯】台湾《自由时报》发表文章《李嘉诚也想明哲保身了》,评论香港最大的财团长江实业宣布重组事件。作者黄世泽说,一直都否认会作迁离香港动作的长和集团,最终决定迁册至英国属土,表明李嘉诚对中国和香港的司法不信任。长和集团以最大华资公司身分,以脚回归英国的做法,震撼比一九九七年前,汇丰银行集团将总部迁回伦敦,或怡和集团迁册百慕达更大,这是对一国两制投不信任票。
黄世泽认为,另一方面,现时保留上市地位的长和集团,手持的非地产业务,像零售巨人屈臣氏集团,或流动电话集团三,或刚收购得来的欧洲飞机租赁公司Awas旗下过百架飞机,多以英国、欧洲作主要根据地,这些李嘉诚肯定不会卖。但是,如果北京的财团能出一个合适的价钱,李嘉诚很可能把整个长地集团出售,不保留香港和中国的房地产资产。这表明他对中国和香港前途悲观,纵使欧洲和英国经济未复苏,他都宁愿看好欧洲市场。
相比新加坡,香港输在“一国两制”
香港网媒《立场新闻》发表文章《香港落后新加坡的真正原因》,作者邝健铭认为港媒经常吹捧、主张香港学习新加坡模式,多只着眼于其施政速度。香港与新加坡行的是两套风格颇为不同的模式,前者倾向强社会弱政府,后者相反。一个港媒经常有意无意忽略的重要分野,是新加坡为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而香港只是一国之中、权力不断被收紧的特区。
文章说,纵然港人仍会嘲笑新加坡自由欠奉,但趋势是新加坡民众的问政力量愈来愈大,不再温驯。一些新加坡能作的事,在香港却日渐成为政治忌讳。香港因愈来愈政治正确地只向北望,开始与新加坡分道扬镳,由昔日同为面向四面八方的海洋城市,变成今天愈加内向的“内陆城市”。未来香港模式还能保留多少正面意义,很视乎有多少港人能摆脱乡愿、短视与犬儒的恶习。
雨伞运动坚守心志与责任
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周保松在《明报》发表《抗命者言(下)──政治的道德》,继续谈论他参加“雨伞运动”公民抗命行动的经历与思考。周保松说,不少香港人喜欢称所有从政的人为政客。这种称呼,往往预设了这样一种态度:凡从政者,必为私利;而政治本身,必是权力斗争的毫无道德可言的污秽之地。但是他说,在这次雨伞运动中,年轻一代要香港有真普选,不是价值虚无,更非自私自利,而是站在道德的观点,要求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公正,让人活得更像人。他们如此相信,故如此行动,同时如此要求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必须以政治道德为念。
周保松认为,这次雨伞运动最为激动人心之处,也许正是让我们看到新一代年轻人,如何既有对心志的坚持,也有对责任的承担,并在变动不居和强弱悬殊的政治现实中去努力协调这两种政治伦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成熟。
责任编辑:唐风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