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第三届〝全球汉服回归设计大奖赛〞铜奖得主詹雅淇作品《丰华》。)
【看中国2014年01月31日讯】如今中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日益与国际社会接轨,但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种恢复中国传统的新趋势,有人将其称之为“文化复兴”。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此期间,汉服的一大款式深衣被创造出来,成为诸侯大夫晚间所穿的吉服。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基本特征没有大的改变,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薙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但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倡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对于这些人的行为,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服在其宽大飘逸、流畅拔俗的基本风格之下,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例如汉代宫廷中女子爱穿的曲裾式,续衽后的曲边围绕人体转一圈或两圈,下衣的裙部层叠出流美的曲线,高贵却不失含蓄;唐代最流行的襦裙,是上衣下裳类汉服的代表,衣缘和下裙的花纹搭配,朴素里衬托着秀丽;由直领汉服发展而来的鹤氅,本是指用白鹤等鸟类羽毛捻绒拈织的贵重裘衣,后指宽长飘逸,长至曳地的外衣,其悠闲恬淡的风格受到中年男子的喜爱。
汉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它民族服装的长处,最著名的可算是“胡服骑射”——即在宽袍大袖的基础上,吸纳了胡服简易方便的特点,重新设计,行成了改良型的短衣,后世不断发展,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常见的衣着。不过,汉服吸纳了外族服饰的优秀元素,却并没有改变其最基本的特点,如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汉服也在满足汉服的民族传统性、制式文化的基础上,在用料、纹饰及一些细节上略加改良,从而形成现代汉服体系。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制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而韩国韩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汉服发展而来。汉服不仅是汉族的,中国的汉服,更是亚洲的,世界的汉服。
(文章略有修改)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