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的紧迫挑战

作者:丁咚 发表:2013-10-20 11: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0月20日讯】一、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公认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它在2007年题为《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 “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Avoidingthe Middle-income Trap)概念,并以一小节进行专述。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而以生产要素的积累为基础的战略可能会导致持续恶化的后果。

2010年,世界银行再次发表了题为《复苏强劲,风险上升》的研究报告。在这一报告中,经济学家认为,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拉美和中东的许多经济体己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这一陷阱中,作为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国,它们力图在劳资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但无法完成其国家价值链提升,也无法进入正在快速增长的、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和劳务市场。

虽然世界银行的报告从未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但从其对基本事实的分析可以得出它总体上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成长为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后,由于自身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产业竞争力下降,既无法与与低工资水平的经济体竞争,也无法与富于创新的发达国家竞争,因此长期徘徊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发展状态。也就是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描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态,是变动不居的过程,而非结果或是定格。

二、哪些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大陆,多数学者倾向于认同“中等收入陷阱”之说。他们根据中国现实,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进行了扩容和延伸,认为它意指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问题的总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比如《人民论坛》杂志曾征求国内50名知名专家意见,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人均国民收入(GNI,基本等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每年1006美元为低收入国家,高于1227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介于两者之间则为中等收入国家,其中在3976美元至12275美元的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据此推算,世界上共有86个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不靠海)、也没有FDI(国际直接投资)。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

东亚、拉美多数国家是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这些国家有FDI(国际直接投资),有地域优势(靠海),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这些因素不足以让它们达到高收入,直到2007年,它们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从长期看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国家或地区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在世界范围内,北美、西北欧、澳洲等发达国家也是超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诸多障碍,在国家发展方面成为世界楷模的。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动荡下,传统的发达国家中的部分国家遭受了严重挫折,但并不能改变其长期趋势。

三、“中等收入陷阱”魔咒并非总是有效

那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善于在国家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刻,通过改革的办法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成功实现国家转型和发展。

在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中,韩国是个很好的例子。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1953年人均GDP仅为67美元,1963年人均GDP上升到163美元,10年仅增加不足100美元。此后,韩国实行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转型战略,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了 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1995年,韩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成功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韩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15位,亚洲第4位,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

一般认为,韩国之所以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得益于三个方面经验:

实施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力图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1985年,颁布《产业发展法》,重点强调市场在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极大地释放了市场力量;进入90年代后,韩国进一步深化“科技立国”战略,加大对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步从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1998年,韩国提出“设计韩国”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制造国家转身为设计创新国家。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20世纪 80年代以来,韩国逐年加大对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力度,研发投入规模每年增长 10%以上。2008年韩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 3.3%,超过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韩国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达到4.8人,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阿根廷仅有1.1人,韩国是后者的4.4倍(2006年)。

确保国家发展成果全民共享。通过推进“新村运动”、发展教育、缩小收入差距等措施的实施,韩国民众收入稳步增加,城乡居民和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显著收敛,基尼系数从70年代的0.39下降到90年代末的0.31,至今仍然维持较低水平。韩国同时也顺利完成了社会结构的转型,城镇化率在90年代达到70%以上,中产阶层和城市人口成为社会的主体。

积极提高政府治理水平。韩国大力推进政府转型,为跨越陷阱奠定良好的治理基础。一方面,较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韩国早期实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入80年代后,韩国逐步意识到政府并不比市场高明,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于是从法律层面强调市场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产业的干预,政府从“主导”变为“引导”,减少“越位”与“错位”。明确提出将技术开发的主体从政府转向企业,由企业自主决定创新方向而非政府大包大揽。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建设透明政府。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颁布《公务员伦理法》,带头进行财产公示,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包括法院院长、国会议员、军队领导等高管因此受到惩处。现在,财产公示已成为韩国公职人员的“例行公事”。韩国通过将政府行为的细节展现在阳光下,避免了被利益集团所绑架,遏制了腐败,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高政府整体运作效率,造就一个更加廉价、高效、透明、有力的服务型政府。

另外一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是俄罗斯。根据世界银行7月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俄罗斯人均GNI(人均国民总收入)12700美元,超过12476美元的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线。众所周知,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后曾经过了一段痛苦的阵痛期,但俄罗斯在民主转型后经过短短的二十年发展,就从中等收入国家买入高收入国家,确实耐人寻味。

“中等收入陷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克服这个阶段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随着中国改革面临瓶颈,中国可能存在成为“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巨大风险,能否成功跨越这个阶段,取决于今后的改革定向是否准确,改革措施是否到位,改革是否实现应有的成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