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风水在人心 有福气的人都很善良(图)

作者:阿东哥 发表:2025-04-27 14: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台湾俗谚说:“有天理,才有地理”。
台湾俗谚说:“有天理,才有地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华人普遍都相信风水,认为祖坟葬于宝地可以福荫后代;但台湾俗谚说:“有天理,才有地理”,或说:“心肝若好,风水免讨”。要想有好地理,就要遵循天理,立身行事以德为先。

心肝若好 风水免讨

后汉时期,有位孝子叫孙钟,住在杭州府富阳县南面、称作“杨平山”的地方,平日靠种西瓜维生,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来了三位相貌奇特的少年,他们向孙钟讨西瓜吃,吃完后说:“我等身上没钱,却受到你的馈赠。我们是司命之神,知道你孝顺母亲,又心地良善,想要指点你一番。”

其中一人指着山下的一处树丛说:“此山风水佳,山环水抱,真龙结地,案山秀挺。将你父亲的遗骨迁至该处,不久当出天子。”另一人续道:“你立即向山下走百步,再回头看我们,你脚下所站之处便是下葬的吉穴。”

孙钟遵照指示去做,略走了七十步左右,就回头看那三人,三人叹道:“你回头得太早了,葬下只能封王。”说完就化为三支白鹤飞入云中。后来孙钟的后代──孙权──做了吴王。

捐地建学 风水在人心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范仲淹在苏州担任知州,他在卧龙街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居住。有位风水师告诉他:“卧龙街是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兴建宅院必定能兴旺子孙,卿相不断,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范仲淹说:“既然这块地如此好,倒不如在这里兴建学校,让它源源不断地为社稷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岂不是比我范家一族尽得荣华富贵要来的更好?”于是便将宝地捐出去,修建了“苏州文庙”,还请当时的大教育家胡瑗来这里因材施教。

范仲淹所创立的苏州文庙开创了文庙与府学合一的体制,因办学有方,崇文尚德,而闻名天下,为后来者效仿。该地文脉流转,前后出了三十八名文状元,人数是兴办州学前的五倍之多,成为名符其实的状元之乡。

如今书香文脉仍在延续,从前苏州有最多的状元,到现代则出最多的院士,这些都是范仲淹捐地办学所打下的基础,也是他的初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