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不是的年代:文革时的荒唐故事

发表:2013-07-27 12: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7月27日讯】在1978年6月《人民日报》的显著位置上,同时发表了两篇大稿。一篇标题是:《评“四人帮”的极“左”》。文章大概意思是痛批“四人帮”在“文革”中是“形左实右”。我从小就对这等政治术语总是方向感很差。根据自己当年的记忆,确实知道“四人帮”特左,但又如何“实右”了?却完全搞不懂。

之后另一篇评论标题是《“推卸术”小议》。口气非常严厉,好像还在不点名批判某位当年的高层领导,说他在“四人帮”时期就很不积极。到“四人帮”被打倒了,仍然一副逍遥态度。那评论的意思很明显:不许领导干部“不革命”!

“文革”时期也太注意“左”或“右”了,而且一阵批判“极左”,一阵又转风向,开始批判“极右”。结果是多少年下来,让一般人弄得“左”“右”不是。我很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供职的机关里,有个人原名叫“×永右”。“文革”一来,赶紧改名叫“永左”,而且还因此得到革委会特别表扬,说他是“大义灭名”。到“文革”刚一结束,他又改回名来还叫“永右”,可之后又开始批极右。这一次他做得比较绝,干脆去派出所改户口本,从此就叫“永中”了。读者莫笑,我这真不是讲段子,就是那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父亲当年先在北京文化机关里被“右”着、之后又送到五七干校,照样一直生活在左右不是的残酷斗争当中。而我下乡虽然远在东北兵团,但农村的“文革”也是不允许当中间派的。因为种种运动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作为个人,也只能在说假话,表面行为上把自己装得特别“革命”,而且要是谁表现得不左不右,还会有人在旁边使劲推搡着你必须“继续革命”。因此,当时有一位岁数稍长的知青悄悄跟我说过:“千万别右,口头永远都打左满舵!你就能保证一辈子不犯政治错误。”

在我们连队里,当时有个哈尔滨知青名叫田永清。他平时为人诚实、劳动积极、团结人也很好,可他就是对种种“阶级斗争”,还有对入团入党,态度不是特别积极。于是连里的团组织,就老有人找他“谈心”,一方面承认他劳动先进、为人踏实;另一方面又使劲批评他思想落后,所以非要他以“革命”行动向团组织靠拢。可那田永清偏偏就“犯轴”,甭管团干部怎么找他谈,他就不肯承认自己落后,而且他公开表态,说自己距离团员要求还差得很远,所以先不入也罢。

当时连里催促小田进步的,是一个特会投机的北京知青小奇,他先在领导身边当一个通讯员,后来因为会拍会哄深得领导信任,又入团又入党。所以只为表现自己有工作业绩,他就缠住田永清使劲谈心。终于有一次,那投机知青真把小田给谈急了,当场就翻了脸还把他给骂走了。

数年之后,我有一次在哈尔滨又见田永清,说起之前那段被人催促进步的历史,他笑一笑说:“那小奇,我最瞧不起的就是他了,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冲他,我就不进步!”

来源:ido社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