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点评中国6月贸易数据——Bad!

发表:2013-07-11 10: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7月11日讯】中国二季度GDP数据将在下周一公布,而今天公布的贸易数据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过去15年来,第一次低于其增长目标。

与2012年6月相比,中国出口萎缩了3.1%,这大幅低于3.7%的增长预期。6月进口下跌了0.7%,而预期为增长6%。

6月进出口数据的下滑可能是由于虚假贸易的大量消失造成的,这些虚假贸易用来掩盖非法的资本流入,而且一直人为地做大了贸易数据,中国外管局5月初发布的文件就是针对这些市场套利行为的。比如说,5月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对香港出口下跌7.7%,而香港是虚假贸易的关键终点站之一。而6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对香港出口下降了7%。6月中国对美出口的跌幅也高于5月,但对日本和欧洲的出口要稍好于5月(虽然这两个数据仍为同比下降)。

我们可以预期,6月的月度同比数据是受到了基数效应(移除了虚假贸易)的影响,未来几个月也会继续受到影响。然而,我们仍认为,基数效应并不能完全解释贸易状况下滑的境况。首先,我们倾向于认为,聪明的经济学家计算出的预期已经计入了基数效应的影响。同时,虽然对像香港和台湾这样的“特殊关税区”的贸易数据在一年前就开始上涨,但这个影响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才开始变大。

与此同时,5月和6月数据的环比比较——都可以认为移除了大部分虚假贸易的影响,比同比变化更为糟糕。FT记者Simon指出:

根据海关当局的数据,与上个月相比,中国6月的贸易数据更加乏力。与5月相比,出口萎缩了4.6%,同时进口萎缩了9.3%。

最后,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进口数据。同比进口0.7%跌幅要远小于出口的同比跌幅,同时,像出口数据一样,进口的同比数据可能也受到了虚假贸易消失带来基数效应的影响而恶化。排除这个因素,进口数据也没有带来多大的好消息。

把中国的进口数据分解成“普通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是有帮助的,后者意味着商品在中国组装来再出口。这两个分类都是不可忽视的:“加工贸易进口”的数据反映了多少进口是为了再出口的,而“普通进口”的数字反映了中国国内消费状况。这两个数据都显示了巨大的同比跌幅。6月的加工贸易数据下跌了7%,而5月只下跌了3.2%。排除大宗商品的消费性商品进口增长了,但6月的增幅只有8%,远低于5月的15.2%。

最后,实际上6月的贸易数据可能隐含了些许的复苏迹象。大宗商品进口——除了国内消费和加工贸易以外的分类,6月只下跌了5.2%,远低于5月的14.5%。

法兴经济学家姚炜表示:

(中国)原油和铜的进口再次出现同比增长,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上。不断下滑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是重新激活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仍在等待更多的数据,确认这种进口的反弹是否意味着中国投资环境出现了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投资活动的反弹是否是好事,可能要取决于你从短期还是长期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问题)。

姚炜指出了这对人民币的潜在影响:

在我们看来,6月贸易数据显示的一个关键信息是,人民币的强势汇率几乎不可能是合理的。因为资本流入减少,货币市场的平衡应该向人民币贬值倾斜。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下周公布的GDP数据可能是测试政府容忍程度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

政府将很可能在下周的早些时候召开会议,设定下半年的政策立场,这对中国增长前景是至关重要的。至今,中国政府一直传递一致的信号——政策立场将保持紧缩来防范金融风险。当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下周将是测试中国政府的时候——将揭示中国政府愿意容忍多慢的经济增长。

来源:华尔街见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