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版抗议!我国报纸的三个“之始”

发表:2013-04-05 12: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报纸副刊之始

我国报纸的副刊,始于清代末年,不过当时不叫副刊,而称作“附张”或“副张”,是随正报附送的一种登载文艺性质作品的小型副报。

最早设置“附张”的报纸,是同治十一年(1872)创办的上海《申报》,其“附张”内容多为诗词戏曲之类的消遣文字。

“副刊”名称的出现,源于北京的《晨报》。《晨报》有一张专页叫“晨报附镌”,后来编辑要改动刊头字体,约请一位书法家题写。岂料这位书法家无意中把“附”字写成了“副”字。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编辑又根据读者意见把文言词“镌”改为语体词“刊”,以求与“副”相一致,于是“副刊”就正式产生,沿用至今。

报纸连载长篇小说之始

报纸连载长篇小说,始于清同治、光绪年间上海的《字林沪报》,该报是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创设的中文报纸。当时上海最大的报纸是《申报》,《字林沪报》为了和《申报》竞争,聘请蔡尔康任副刊主编,蔡氏就首创连载长篇小说的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读者,《字林沪报》因此销路剧增。于是其他报纸竞相效仿,辟设长篇小说连载专栏。一部长篇小说连载完以后,出版商立即向报馆购买版权,印成单行本出售。

蔡尔康是上海人,他在《字林沪报》上连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野叟曝言》。这部小说是康熙时江阴人繆某写的文言小说,系作者一生不得志的抒愤之作。书写成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繆某即缮写一部,装潢精美,准备献给康熙皇帝。繆某之女颇有见识,知道此书如果献上去,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偷偷用一个白纸本换下此书。第二天,繆某见全书无一字,误以为书为造化所忌,于是忧郁成疾,不久即离开人世。繆女在父亲死后,就再加润色,私费印行,但不久即被定为禁书,因此流传极少。蔡尔康为了使此书重见天日,设法从繆氏后人处借得原本,连载在《字林沪报》副刊上,影响很大。只是后来因为报纸易主和副刊主编换人,《野叟曝言》并没有连载完,就改登其他长篇小说了。

报纸出白版之始

报纸出白版,是对统治者压制舆论表示严重抗议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我国报纸出白版,始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国风日报》。武昌起义爆发后,消息传到北京,《国风日报》即以二号字标出大标题并刊发各地响应革命的电报,影响特别巨大。清政府见报后十分恐慌,下令不准再登革命新闻。《国风日报》主编白逾桓非常气愤,决定效仿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报界做法,出一期白版。于是他们在第一版上不发一条消息,只在上面印出“本报从各方面得到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阅者恕之!”一语,结果比刊登消息更加震动人心,逼得警察当局只好撤销禁令。这便是我国报纸第一次出白版。

这件事还引发出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北京有家画报,专画各报登过的趣闻。《国风日报》首出白版的事发生以后,这家画报马上刊出一幅漫画,画的是四家打麻将,一家出一张白版牌在桌面上,而从他下家嘴里画出一句话:“你为什么出一张白版呢?”有力地说明了《国风日报》始出白版的做法在舆论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来源:安徽文化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