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将中投的风险暴露无遗。
据《财经》杂志2月27日报道,中投公司与绿城携手。2011年6月13日,中投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发展)成立,中投发展注册资金20亿元,其中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出资12亿元占60%股份,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8亿元占比24%,上海黑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绿城阳光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亿元和1.2亿元,占10%和6%。建银投资为中央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隶属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
中投赫赫大名,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大笔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靠的就是中投的风险控制系统,与高于国人投资技巧。
根据中投公司的年报,2009年其总资产为3323.94亿美元,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用于境外投资的部分略高于50%。中投公司境外全球投资组合2010年收益率达到11.7%,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收益率为6.4%;2009年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达到11.7%;而2008年度则为-2.1%。
很难对中投的投资做出准确的评估,按照该公司2011年1月召开的董事会,将投资考核周期由原来的5年延长至10年,以10年滚动收益率作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考核周期如此之长、市场波动如此剧烈,去年的大宗商品与新兴市场债券,到今年5月价格已经不堪入目,目前的按照帐面价格估算的回报,只能姑且一看。更妙的是,2010年与2009年的全球投资组合收益率居然一模一样,连小数点后面都相同,国内纳税人只能望天兴叹。
中投是主权投资基金,按理投资重点应该在境外,目前触角深入国内,一半不到的投资比例在境内,难道中投想与多如牛毛的政府投资基金一较高下?或者想成为第二个国开行?中投的投资特色体现在何处?
根据中投发展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养老健康产业投资、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投资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受托资产管理。此前,经国务院特批,中投已开始涉足房地产市场,其中两个项目在深圳,一为参与落马洲河套项目建设,一为与深圳市政府合作,组建中投控股公司开发前海深港开发区项目。
先不说其他项目,单看与绿城的合作。绿城在中国房地产业鼎鼎大名,已成为判断房地产公司资金链紧张与否的风向标。
绿城在2011年末时到底有多难?据《财新网》报道,因为一笔5亿元的账款必须在第二天支付,绿城中国副董事长、行政总裁寿柏年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你再不签,我就要死了。”最终,SOHO中国在2011年12月29日签下协议,以40亿元对价收购上海外滩地王项目50%的股权,其中向绿城支付10.4亿元。从2011年底到今年4月,绿城中国连续转卖六个项目,才在生死线上缓了一口气。这些项目包括杭州兰园、杭州新华造纸厂地块、上海静宇置业、上海外滩地王项目、上海天山路项目和无锡香樟园地块。绿城中国CFO冯征对外称,通过转让六个项目股权,回流现金近60亿元,如考虑项目本身的贷款,对绿城现金流的影响可达120亿元。
标准普尔于近日发布报告称,绿城中国的流动性仍严重不足。截至2011年底时手中持有的现金仅能覆盖37%的2012年到期债务。4月底,标准普尔和穆迪两家评级机构同时降低了对绿城中国的评级,并给出负面展望。从年报看,绿城中国在2012年将面临超过200亿元的短期债务压力,包括一年内到期的158亿元银行贷款和45亿元左右的信托贷款。
中投进入绿城,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品牌效应,因为绿城股价被低估,还是看好未来房地产上升,为绿城老总宋卫平解一时之忧?如果说浙江省政府挽救绿城还有些道理,在全社会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中投发展充当绿城的白骑士用意何在?到底经过了什么尽职调查,程序是否合规?是集体决策,还是个别人意志主导的结果?
中投对此次投资的态度颇为奇怪,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似乎充满了难言之隐。2011年6月,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绿城房地产与绿城阳光、合资伙伴甲及乙,拟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四方股权分别为24%、6%、60%及10%。直到当年11月,才被媒体捅破,称甲是中投公司,乙是美国黑石。
11月29日,《京华时报》报道,绿城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该消息,并称将合作成立完全独立于绿城集团的新公司,且“新公司的主业并不是房地产,而是城镇化建设和养老社区”。看来,中投似乎是向城镇化与养老行业进军,这与绿城公告披露的信息基本吻合,如果要投资城镇化项目与养老,为什么要与绿城合作?2006年,建银投资成立了建银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酒店管理等方面的经营,定位一直是“进行以持有型物业为主的房地产投资”,即购买商业地产,长期持有增值,并不涉足住宅项目的开发和投资。为什么为绿城破例进入部分住宅市场?
浙江当地媒体《青年时报》披露,绿城集团副董事长罗钊明12月3日强调:“绿城并不是直接和中投公司合作,而是和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建投’合作。”而绿城执行总经理傅林江表示,至于和中投公司合作的事情,傅林江称他还不了解这件事,并称“即使有这种事情,也是下属片区个别项目的行为,不能上升到整个绿城的层面。”
云遮雾罩,与中建投合作和与中投合作难道有什么本质区别?对于国企而言,左口袋与右口袋的游戏司空见惯。接近建银投资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虽然股权归属于中央汇金公司,但是建银投资的投资决策几乎都是由中投决定。”毫无疑问,建银投资离不开中投的幕后“指导”。
中投本应好好在尽主权基金之责在国际市场博弈,先是与黑石合作,曲线投资国内市场,而通过建银投资、中投发展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以规避有关方面的监管,目前又开始与绿城合作大手笔投资几十个亿。
不管中投投资收益如何,现金紧张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年报上已有所显示。因此,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此前曾表示:“我们非常希望像挪威和新加坡等成熟的主权财富基金那样,有一套明确的融资机制。中投公司正与一些政府部门探讨建立这种融资机制。”4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获得500亿美元的增资,低于此前预期的10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额度。
一方面伸手要钱,一方面漫天撒钱,如果是中投自身赚的钱用于投资倒也罢了,关键是不断投资的前景是源源不断的外汇注入,中投的风险因此成为全体纳税人的风险。
汪建熙忘了说,挪威与新加坡等地虽有明确的融资机制,也有最严厉的考核机制,与执行力极强的法律。鉴于中国情况的特殊性,让审计部门进驻中投,向国民接待是必须之举,否则,永远无法摆脱你赚钱、我买单、帐面收益奇高、实际收益堪忧的现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金融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