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今年将进一步面对增长放缓的挑战,世界银行在本周三(5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醒北京政府,应该做好准备面对经济增长突然放缓所带来的挑战。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波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在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仍然表现良好,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谷时的一道"亮光"。
世界银行在这份每半年发行一次的亚洲发展评估报告中分析称,中国政策层短期内面对的挑战是通过软着陆保持经济增长。目前经济逐步放缓的风险仍然很高,许多人担心这种放缓的速度可能会过快。不过,政策层在此仍有足够的空间制定应对经济下滑的政策。世行预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经济的总体增速将达到8.2%,与2011年的9.2%和2010年的10.4%相比有所下降。报告指出:"全球高收入国家需求疲软的情况将进一步给东亚地区的生产和贸易网络带来影响。而中国在此占据着核心位置。"
"其次,虽然中国在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做法,但这种持续的调控措施将成为造成国内经济放缓的主要因素。"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有些失灵"
中国最近公布的四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再次加剧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担心。四月份的工业生产、进口、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均呈现出放缓的迹象。
而不仅仅是世行,中国决策层自己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发表文章称:当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就是出口、投资、消费都有些失灵,经济惯性下滑过快,考验决策者智慧。但政府不会为保经济增长而放松对楼市的调控,政府有多种手段可保经济增长,稳增长和控楼市可同时进行。
《人民日报》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的观点指出:因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不足,中国出口形势严峻,出口明显萎缩。同时,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原材料上涨,这亦削减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而在投资方面,前几年4万亿元投资已结束,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方面总体上也并不乐观。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老百姓还不敢随便消费。股市、房市下跌,民众的财富效应在减弱,消费意愿也随之减弱。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不再是良方
为此,北京政府已经再次降低了银行准备金率。经济学家预测政府在近期内会推出更多的调控政策。
中国政府已经将2012年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定位在7.5%的水平,这也显示了政府正努力试图控制失业率,避免社会出现动荡。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有提高财政支出的手段,但不应该像2008年应对危机时那样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建议,中国政府目前首先需要重视的应该是,通过推出有针对性的减税措施促进消费以及其他社会支出。另外,中国经济放缓也会影响到地区内的整体经济形势,使得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速预期从2011年的8.2%下降至2012年的7.6%。但世界银行对此仍保持乐观基调。
世界银行副行长考克斯(Pamela Cox)确信:"在世界其他各国增长吃力的同时,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无疑是一道光亮的风景线。"在她看来:"亚太地区能够抵御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虽然是天上的一块云,但还没在东亚的土地上下雨。"
危机促使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2011年,整个东亚地区的商品出口繁荣,但如果中国经济放缓的速度比预期中要快的话,可能会引发商品价格意外下滑。世界银行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霍夫曼(Bert Hofman)表示:"如果(中国)发展进一步放缓,可能会影响商品价格。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他指出,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拥有非常多元化的经济。但一些国家单一依靠商品出口,它们现在必须做好准备面对商品价格会有所下滑的情况。世界银行表示,这应该促使亚太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转而依靠促进内需来保证经济高速增长。
主管撰写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的经济学家奎林(Bryce Quillin)说:"许多国家需要促进家庭消费。而其他一些国家特别加强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保持增长。"
霍夫曼评论称,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对全球经济波动时拥有良好的抵抗能力。指出"许多国家目前帐面上出现盈余,拥有高水平的外汇储备。银行系统总体来说资金实力雄厚。但欧洲债务危机仍然有可能通过贸易和金融链接给该地区造成影响。 "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