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届十一中全会开毕,中央正式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由此吹响了文革的号角。那么军队高层与林彪对此是什么态度呢?目前大陆的党史教材异口同声“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则是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主张,蓄意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推向极端”。(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第97页)长期以来,国内出版的党史教材大都将林彪定性为文革中搞乱军队的罪魁祸首,前引席宣、金春明书即是典型一例。那么林彪在文革初期到底是有意搞乱军队,从而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野心,还是处心积虑稳定军队,并成为稳定军队的核心?这是我们应该认真予以探讨的。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中央军委随即举行了常委扩大会,由叶剑英传达了会议的精神。会议期间肖华、刘志坚以全军文革的名义请中央文革的康生、江青、张春桥到会讲话。军队高层干部们对如何开展文革运动忧心忡忡,忐忑不安,生怕军队也如地方一样大乱特乱,也搞全面夺权运动。邱会作回忆说,“与周恩来相反,林彪政治上顾忌小多了。他坚决不许军队院校搞什么‘大串连’,不同意军队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军委多次以命令的方式传达到全军各单位。”(页47)细查那时中央军委下发的文件就有:一、1966年5月25日,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关于执行中央“5月16日通知”的通知》,明确指出军队的运动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二、6月14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部队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规定师以下战斗部队中着重进行正面教育,军队一律不准上街游行,一般不参加地方的批判大会,把军内的文化大革命限制在宣传、文化等部门。三、6月21日,中央军委下发《六条指示》,要求对军队院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并决定“整风彻底”的院校不开展“四大”。四、8月中下旬,军委常委会继续强调军队与地方不同,军队文化大革命运动一定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进行,不能随便揪斗干部,处分干部。五、9月3日,中央军委以总政治部的名义下发“不准军队院校师生来京串连的三条指示”,即军队不准组织红卫兵,不准地方到军队串连,不准军队到地方串连。
邱会作说:“直到1966年的9月下旬,林彪还是坚持以上意见。他不遗余力地设法稳定军队,使其不受社会上的影响,把军队的运动严格地限制在中央军委领导、管理的范围之内,部队要作好战备工作。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林彪就提出这样的方针,算是有识之士了。有了林彪的支持,我们在一线的军队领导干部的态度很硬,当时有些军事院校的学生违反规定到了北京,军委各大机关都是派人劝回去。总后所属院校的来京学生,好言相劝不肯回去的,我就下令‘各学校来人把自己的学生带回去’。”(页48)
事实上,文革初期,全军文革小组积极紧跟中央文革小组,而全军文革小组的头面人物又是总政的副主任刘志坚,其他人还有参与起草《部队文艺坐谈会记要》的谢镗忠等人。他们很早就参与了江青、张春桥搞文革的准备工作,这些人思想很左,认为军队内部也受到“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影响,军队的各级领导也是接受教育或被批判的对象。所以,军队在文革开始时就已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到底是紧跟中央文革小组,依靠军队院校师生搞“四大”和军内夺权,还是坚持正面教育,军队不搞造反。林彪显然是持后一种态度。在林彪的主持下,军委常委扩大会决定,继续执行五月中央军委决定的精神,全军要在党委领导下进行文革,不搞“四大”。
然而,毛泽东在1967年1月严厉地否定了林彪、叶剑英所制定的军队不介入地方的政策。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全国全面夺权斗争,1967年2月中央军委召开全军军以上干部会议,林彪亲自主持了会议。而会议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巩固部队”,部队只搞正面教育,同时要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加强战备,准备打仗。这一政策得到全军领导干部的热烈拥护和支持。林彪在讲话中讲了很多战备的内容,用邱会作的话来说“当时只有用战备为名来压造反派捣乱。”军队中的老帅也都到会,分别讲话。林彪还特别交代,对于毛在2月份严厉批判老帅们的讲话(即所谓“二月逆流”中毛的谈话)严守机密,不许外泄,特别注意对他们的保护。(页118)
事实证明,从文革开始到“9.13事件”,林彪对保持军队的稳定的想法贯彻始终,中间虽然有所反复,但是军队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即使地方的夺权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有些军队院校造反派到军委总部和各军区搞“四大”,揪斗军队高干,但是军队内部并未发生自下而上的夺权事件,日后由于军队参与“三支两军”活动,军队势力进入地方政权,对稳定局势产生了正面和积极的作用。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