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的中国形象

作者:孙骁骥 发表:2011-01-26 08: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本来不打算看这个片子,但在一帮骗子的建议下,我还是看了这个片子,看完片子以后我觉得拍片子的人简直就是一个骗子。”我想,用这段话来形容我观看在美国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感受,再恰当不过了。

类似的感受,相信不少看过这部奇片的人都有所体会。这部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将中国的国家形象简化为章子怡、范冰冰等影视明星,以及李彦宏、丁磊、马云等成功人士,中国13亿人口,就这么轻而易举被片中的五十多个“富男人”和“靓女人”给代表了。如此不切实际的“国家形象”,不仅容易引起外国朋友的误会,就连国人看了,也不由得在心里打一个硕大的问号。旅居美国的作者南桥先生的话,颇能代表观众们的心声:“这种片子将在时报广场连续播放几千次,其轰炸之密集,不亚于“羊羊羊”和“脑白金”广告,这对于广场附近工作人员意志力的考验是空前的。我要是天天这么看,搞不好都会现场崩溃。”

这番话从南桥先生口中说出,叫做幽默,或曰“洗具”。但是同样的话,换个人再说一遍,则会大异其趣,甚至会把原本的“洗具”变为“杯具”。很不巧也很不幸,悲剧果真发生了。

这部片子的创意总监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在回应此片投入450亿元巨资的传言时,他说道:“450亿元可以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宣传到他们都吐死。”这位自以为说话风趣幽默的总监同志,他给出的这个回答却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不要说十年了,这种片子就算只看十遍,恐怕跑去厕所呕吐的,也不会在少数。当然,我说的是美国人,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早已见怪不怪,处变不惊,此片我们就算真的看上十年,那也不在话下。

但对于国人来讲,真正值得忧心的,是这位总监答案背后的那套宣传思路。至少,我的感觉是,他依然很坚定地认为所谓的国家宣传,就是要焚膏继晷、不舍昼夜,用一种几近于强制的手段把这个虚幻的“中国形象”呈现在外国人面前。并且,如果他们真有450亿来搞这个宣传,“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 很可能并不只是一句玩笑。当然,我也相信450亿这个数字只是谣言,否则真的这样搞下去,中国的脸就丢大了。

愚以为,但凡宣传,涉及三个层次。首先是要让别人看见,第二是能让别人记住,最高层次是能够打动对方,让你宣传的对象能够感同身受,进而认同你所宣扬的价值观。这部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片,通过大手笔的资金投入,无疑已经做到了第一点,那就是让受众看见,这很好。但令人无奈的是,银幕上那些转瞬即逝、表情呆滞的“中国精英”形象,无论滚动播出多少遍,几乎不存在被人记住的可能性。这种走马灯式的呆板宣传,要想打动人,那就更是天方夜谭。可以说,这部片子里,中国的国家形象完全是焦的。

当然,作为一个外行,我依然为这部宣传片技术上的精良所折服,比如其优美的画面、清晰的英文字幕、片中人物整齐划一的微笑表情,这些无疑费了制作人员不少心思。不过,这部堪称“明星秀”的片子,却没能向外界传递中国大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当年,英国的克伦威尔曾对为他作肖像画的画师说:“画我需似我,否则我不会支付你一个先令。”画师为确保酬劳不失,自然竭力传神描绘。如今,我们等于是先支付了画师润笔费,而等到最后却发现,那幅肖像画上面的人并不是自己。

这个国家最真实的形象,来自于每天和你我一起挤地铁上下班的普通白领,来自于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更来自于那些出让了自己土地的农民……他们今天在做些什么、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这才是中国宣传片所应传达的内容。我想,能够打动别人的宣传片,首先得能打动自己人。连自己人看了都骂声一片的片子,在拿给别人观看之前最好三思而后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1510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