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腾贵 外界忧心引发通膨(图)

发表:2010-11-30 16: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7月份以来,中国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引起各界关注这是否将引发通货膨胀。尽管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誓旦旦喊话说他们有能力维持物价稳定,外界仍颇为忧心。

英国《每日电讯》昨日发出一则电讯,报导中国粮食腾贵的情形。报导指出,在北京4颗鸡蛋要价人民币5元,而且价格一天比一天贵。事实上,从今年夏天起蛋价已经涨了将近50%。摊商喊冤说:“我能有什么选择?供应商要涨价,我也只能跟着涨价。农夫抱怨谷物涨价、供应商抱怨柴油涨价,人人都在抱怨。” 这样的不满情绪让中国领导者非常紧张。在过去,通货膨胀是造成社会动荡的催化剂。连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都与通货膨胀有关。如今,通膨仍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食物价格已经涨了10.1%,令人担忧中国的经济是否已经过热?一般百姓认为,这个数据还是低估的。北京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业主李先生说:“只涨了10%?开玩笑吧!葱蒜从去年以来已经涨了一倍,食用油从今年夏天以来已经涨了25%,米价的涨幅更惊人。什么东西都在涨。”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宣示要管控棉花、谷物、油和糖等商品的价格。许多分析家指出,这些措施反映出抗通膨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

经济学家认为,这次的通货膨胀不是因为歉收或寒冬所引起的短期性供货短缺所致。他们担心,这是超额货币供给所引发的问题。北京龙州经讯 (Dragonomics)的总编米勒(Tom Miller)说:“食物价格是征兆,而不是原因;(造成这波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中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及不断攀升的薪资。” 过去两年来中国行库贷出的资金,促成了令人忧心的房地产泡沫。一名27岁的律师说:“我倒没有注意到食物的价格上涨,但我只能告诉你,连我(当律师的人)的薪水都买不起房子。没有一个年轻人买得起!我做到死,都买不起。” 中国经济过热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目前看法两极。大部分的分析师认同高盛亚太经济学家乔虹的见解,认为这波通货膨胀失控的风险很低,因为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维持在1.6%,而薪资的成长就世界银行的标准来看并没有过度。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资深策略师杰克逊(Brian Jackson)则没有那么乐观。他警告说,商品价格的攀高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的冲击,很有可能会造成中长期的价格压力。

《彭博新闻》今天也发出一篇报导,指出中国的通货膨胀可能在现金过剩的情形下过热而难以控制。这篇报导访问了朗伯德街研究公司亚洲分公司(Lombard Street Research Asia)驻香港经济学家乔伊列娃(Diana Choyleva)。根据她的看法,美国的量化宽松势将带给中国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来源:新头壳newtalk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