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正再次起飞。在获得资金充沛的母公司和政府的重新注资、或者通过并购实现重组之后,航空公司正在俯瞰一个新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小型航空公司已被逐出市场。在全球市值最高的30家航空公司中,有一半今年将取得至少两位数的股本回报率。
然而,航空业一向是令股东资金蒸发最多的行业。即便在中国——在截至6月的一年中,中国航空运量增长近三分之一——航空公司也无法心存侥幸。以中国旗舰航空公司国航(Air China)为例。本周该公司的中期业绩似乎相当抢眼:客运量增长逾三分之一,至2600万,新开13条国内航线,与深圳航空合并令国航获得除北京和成都之外的第三个航空枢纽。
然而,现实并非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好。3年前,国航前任董事长李家祥提出将国航变成一个“国际超级航空公司”的理想。然而,尽管有政府撑腰(李家祥现任行业监管机构民航总局(CAAC)局长),但该公司一直难以壮大。尽管自从2007年发布中期业绩以来,国航的国内客运量几乎增加了一倍,但国际客运量却从350万降至310万。2007年时,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1%;如今却下滑至35%,而且主要是由货运贡献的。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国航的扩张计划陷于停滞。如今,国航来自每位乘客的平均收入已从2007年的1306元人民币(合192美元)降至1089元。
确实,国航提高了盈利性:今年该公司的每股盈利应比2007年高出一倍。国航市值高达180亿美元,为全球最高,相当于欧洲三大航空公司的总和。然而,要称霸这一地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别称霸全球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金融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