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岁女童急需世界上最稀少血型"孟买血"

发表:2010-03-13 23: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前日,广州血液检测中心发现一例世界上最稀少的血型———“孟买血”。据介绍,这是广东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第二例,首例发现在2001年。不幸的是,本例血型主人是一个年仅19个月大的女童。因患肝母细胞瘤需做切除手术,目前急需“孟买血”备血,亟待相同血型者施以援手。

“孟买血”广东仅发现两例

血型为“孟买血”的女童小珈,生于2008年8月,广州人。今年1月,奶奶在给小珈按摩时,发现她的肚子有隆起肉块。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检查发现,小珈肝脏上长了“拳头大”的肝母细胞瘤,并于1月下旬做了首次介入手术。

“第一次介入手术还没发现什么,可到第二次介入手术才发现她的血不是普通的O型血”,小珈的妈妈黄小姐说。前日,广州血液中心证实,小珈的血型为“孟买血”。

网络上,众网友将“孟买血”定为“世界上最稀少的血型”。“这种血型很纯粹,比 ‘类孟买血’更罕见,全国目前大约也就五六例。”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副所长罗广平证实,目前广东已发现较多例“类孟买血”,但“孟买血”属第二 例。首例发现在2001年,主人是来自新兴县的一青年男子。

孩子经两次手术不会走路了

做完两次介入手术后,小珈体内的瘤已变小。不过,因属恶性瘤,需及时做切除手术。小珈的妈妈黄小姐说,手术初步定在今年4月或5月。

“怎么办呢?手术需要备血,但她的血型实在太罕见了”。小珈的亲属中,“凡属O型血的亲朋,上至60多岁下至十多岁的都验过血,但都不是她的类型!”黄小姐为B型血,丈夫为O型血。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女儿的血型怎么是“外星人的”。

昨日中午,记者在儿童医院见到漂亮的小珈,她脸色苍白。住院20多天后,她已没有以前开朗活泼,一直躺在奶奶怀里睡觉。黄小姐说,经过两次手术,小珈的身体已经变得很虚弱,“原来已经会自己走路了,现在要牵着才能走”,小珈已严重贫血。

热心人欲献O型血但非“孟买血”

昨日,已有几位属O型血的热心人士欲献血给小珈,但经检测均非“孟买血”。“这种血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意识去找也是大海捞针。”罗所长说,小珈之所以为“孟买血”,有两个可能:一是同时遗传了父母的隐性基因,二是基因突变。

“现在国内学术网上,‘类孟买’血型国内外有三四十例,但‘孟买血’,我们昨天才开始去注册。”罗所长说,2001年在新兴一男子身上发现首例“孟买血”,“当时考虑只做试剂,并不能用到小珈身上”。目前,血液中心已联系新兴县,尝试寻找当年的那名男子。

“像她这种病人,要解决输血问题,本可以自身输血,可她年龄太小了,自身输血并 不适合”。自身输血否决后,罗所长提到了另三个备血解决方案:一、输同类型的血。因做切除手术需用到600毫升血,而每人每次只能献400毫升血,小珈起 码需要两位“孟买血”血型的人一起献血;此外,输入H抗原弱的血液;再次,考虑用“类孟买血”。不过,罗所长表示担心,“她的血液里有抗A抗B,可能有一 定风险……”

罗所长介绍,“孟买血”在常规的血型检测中表面显现为“O型血”,“这种血型的发现,往往都是要输血了,要配血时才发现异常。”他说,目前已约了一“类孟买血”的女子,打算下周一做试验,“为了救小珈,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孟买血属人类罕见血型,因1952年在印度孟买市首次发现而得名。“孟买血”在 常规的血型检测中表面显现为“O型血”,该血型的红细胞上无A、B、H抗原,唾液中缺乏A、B和H血型物质,血清中除有抗A和抗B抗体外,尚有抗H抗体。 由于孟买型血清中存有抗H抗体,因而给该血型患者临床输血带来很大的困难,如需输血,多主张同型输血或自身输血。

来源:南方都市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