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死难学生调查报告手稿

作者:谭作人 等 发表:2010-03-01 15: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9年1月谭作人在绵阳市安县高川乡

2009年3月16日谭作人等人开始起草此调查报告,尚未完成,3月28日谭就被捕。正如此稿的天头部分所说:如此一个前后矛盾内外有别的政府信息发布和信息屏蔽,不被信任也很正常,而民间流传关于学生伤亡的口传版本,又缺乏依据,因此,建立一个由家长来确认的遇难学生档案,很有必要。

2010年1月9日,著名环保活动家、四川维权人士谭作人案在四川省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谭作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本刊特首发此稿,用以证实谭作人参与的,法院刻意回避了的汶川地震这一敏感话题。

公民独立调查行动512四川大地震死难学生调查报告

前 言

2008年5月12日2:25PM,在中国四川龙门山脉汶川——北川一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烈度达117度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其中学校校舍倒塌现象特别严重,大量在校师生非正常死亡情况特别突出,在校师生的非正常死亡比例成为地震死亡人口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况。

根据政府公布的信息,四川省共有159个县合计13768所学校受灾,其中51个属于重灾区,4675所学校受损,3339所学校需要重建。另据官方报道,地震致使学校房屋倒塌共计6898间(北川、汶川未计),而民间的统计却翻倍——12300间。震后初期,5月26日四川省教育厅统计在校师生死亡4737人,伤者16000人,而仅过了三个月,8月21日的统计数字上报为死亡5659人,净增922名。

今年月日,四川省副省长魏宏宣称,在校师生死亡人数为19065名,较之此前教育厅的统计,净增13406名。

震后初期,在校舍垮塌的现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要认真追查学校建筑的豆腐渣工程问题,一经查实,绝不姑息。然而6月5日以后,这类表态从公共传媒中消失了,代之以利益相关部门责任官员的不实言论,以及个别专家学者的一家之言。2009年3月7日,魏宏副省长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512大地震没有发现学校豆腐渣工程,在校师生死亡原因在于地震烈度过高。

政府信息应该是严肃的权威的公开信息,而地方政府发言人前后矛盾、互相冲突的发布信息,却与此要求相违,有损于政府信誉。我们认为512大地震死难学生情况调查,应当及时展开,尽快进行。调查死难学生的具体数量及真实原因,不仅是为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更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法制健全和司法公正,维护灾后重建的良好秩序和灾区社会稳定,为此,在维权网小额资助项目的支持下,我们以民间志愿者的身份,开展公民独立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遇难学生家长的确认,建立一个《512死难学生档案》即家长版遇难学生名单。通过科学的调查、设计和规范的社会调查实施,了解在校师生死亡的真实原因,了解遇难学生家长的真实诉求和具体困难,了解家长依法维权的困难所在。

本次调查成果,将送政府有关部门,司法部门,并供各类公共传播媒体无偿使用。

一、调查原则

1、调查总原则:弄清事实真相,维护社会稳定;

2、调查工作原则:设计规范,程序严密,信息准确,科学合理,方式多样,

二、调查方法

1、调查范围:四川省51个重点县市、重点调查区域重灾区10-14个县市及102个乡镇;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遇难学生家长及亲属,其他亲友及知情者提供的情况为旁证。

3、调查方法:

1)现场调查:入户访问,以家长讲述为依据,现场记录(包括录像、摄影),建立家长提供的学生档案;
2)抽样调查,随机访问,在主灾区和重点乡镇随访灾民,现场记录并留下姓名联系。
3)入户发放,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及调查统计表,回收整理,分类建档;
4)电话访问,多方核实,求证;
5)结合网络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三、调查目的

1、尊重生命,以人为本,通过遇难家长提供和确认的震损情况建立《512遇难学生档案》,建立一个不一定十分完整,但是相对真实可靠的512死难学生基础数据库。

2、尊重事实,维护稳定,通过调查了解遇难学生的家长的主要诉求和实际困难,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3、尊重法律,维护法治,通过调查了解在校师生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使其具有有统计学上的价值,可以成为证据,为最终进入司法程序创造条件。

4、本次公民独立调查的最终目的是弄清事实真相,解决具体问题,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秩序。

四、调查经过

1、调查时间:本次调查时间为六个月,共分三阶段进行。

1)、调查设计阶段:2008年12月,为期一个月;
2)、调查实施阶段:2009年1月——3月,为期三个月;
3)、调查统计阶段:2009年4月——5月,为期二个月。

2、现场调查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前往主灾区10个县市,70个乡镇,分别进行了7次(合计16天)现场调查访问,包括45个学校遗址,5个学生墓园,6个公共墓园,以及48个遇难学生家庭。总行程超过3000KM.

第一次:青川——平武——北川,2009年1月8日——10日。

龙门后山北极及中央断裂带震区。累及行程786KM

第二次:汶川映秀——茂县——北川禹里,1月15日——17日,共三天;龙门后11度极震区,行程578KM;

第三次:绵竹——什邡——彭州,1月24日——27日,共4天;龙门前山及主中央断裂震区,行程595KM;

第四次:德阳广江,2月2日共一天,龙门前山边界断裂10度区,行程80KM;

第五次:都江堰市,2月4日一天,龙门前山边界断裂段11度区,行程100KM;

第六次:彭州——都江堰2月7日——8日共2天。龙门山主中央区及前山区10度区,行程338KM;

第七次:都江堰市白鹅乡3月9日——10日共两天。龙门山中央10度区,行程280KM。

3、延伸调查:由于调查过程中多次遭遇现场阻挠而被迫中止断,与地方警方多次接触(如1月9日在木鱼小学、1月24日清平小学、2月4日新建小学、2月8日聚源中学等),致使调查起来越来越困难,同时由于特别租赁邮箱不能正常回收问卷,现场调查信函不能正常反馈,不能不启动调查备用方案——网上汇集方案。

2008年(应为2009年)3月3日,调查执行人通过冉云飞博客发出《关于建立512遇难学生档案的倡议书》,并公布了调查和问卷等两个调查统计表格。博文发布当天遭到屏蔽。但是相关内容已经被转载于其他国内博客。冉云飞在国内网发出倡议,建立512地震死难者纪念馆。引起热烈的反应。

当时,国内另一个名博艾未未也公布了征集学生名单的计划。

本次公民独立调查人从案头走向田野,并通过网络走向社会,已经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和行动层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实现调查工作的最高目的。

4、后续调查

通过48次入户访问,与70多位家长和知情灾民建立通讯联系,了解了各学校校舍倒塌的具体情况,以及遇难学生主要死因。同时也了解了各地家长依法维权所遭遇的具体困难和挫折心境,我们会以初步调查成果为依据,进入更深入的后续调查,促进家长依法维权,依法尽快进入司法程序。

五、调查成果

1、正相关性

校舍倒塌数量与学生死亡数量呈正相关性,校舍倒塌程度与学生伤亡程度呈正相关性。校舍倒塌时间与学生死亡时间呈正相关性。

2、非必然性联系

校舍倒塌分部与地震烈度区分部无必然性联系,倒塌校舍建筑与建筑时间无必然性联系,倒塌校舍与校舍朝向无必然性联系。

3、
(以下没有内容)

在本文本的天头部分,有如下文字:

如此一个前后矛盾内外有别的政府信息发布和信息屏蔽,不被信任也很正常,而民间流传关于学生伤亡的口传版本,又缺乏依据,因此,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由家长来确认的遇难学生档案,很有必要。

搜集材料汇编

四场省教育系统地震伤亡情况调查表(表一)

1月8日,青川东河口村小谭6记录
1月9日,青川木鱼中学谢308墓区
1月10日,平武平通中学谢117墓区
1月10日平武平通中学谢43墓区
1月11日平武石坎兴坪村小郭顺民14特快专递
1月15日映秀小学蔡家村2组谭5(17)记录
1月17日映秀小学蔡家村3组谭10记录
1月26日映秀小学中南堡1组罗原余17平信
1月26日莹华中学谢37墓区
1月27日龙居小学谢59墓区
1月27日溅水中学谢22(54+1)墓区
1月28日南坝小学黄草湾村侯智会3(620)平信
2月4日北川县片口乡陆世华26挂号
2月9日绵竹金华四方小学王有才75(109)平信
2月9日棉竹白方小学高某某21平信
2月12日绵竹金华幼儿园赖德莉10平信
3月8日什邡红白中学王世云150平信
3月9日都江堰甸峨中学谢60(380)记录
3月14日北川中学陆世华1480挂号
新建墓区198(244)墓区
聚源墓区126墓区
北川名单(新)672(71300)记录
新建名单(老)192记录
合计资料25份其中:记录5
翻拍9
信件10

目录

前言

一、调查原则

1、总原则
2、工作原则
3、

二、调查方法

1、调查范围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三、调查目的

四、调查经过

1、调查时间
2、调查过程
3、扩大调查
4、后续调查

五、调查成果

1、初步成果
2、
3、
4、

六、调查统计分析

1、
2、
3、
4、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参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