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联总结五大因素致女大学生就业难(图)

作者:唐琪薇 发表:2010-02-18 09: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官方的全国妇联官员认为,第三产业不发达,以及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等五大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国大陆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图片:女大学毕业生(昵图网/naonaokuaileba)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本周二报道,中国全国妇联的共产党党组成员、发展部部长崔郁日前总结了造成中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五大原因包括: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第三产业欠发达;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社会保险不完善;政府监管纠察力度不够,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以及女大学生择业观念等。

北京《中国妇女报》高级主编宋美娅女士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老话题,由于最近几年经济萧条造成中国总体就业率下降,让这个老话题重新凸显了出来: “总体上来说,不管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都是比较困难。相对于女生来讲可能更加的明显。很多单位它在招收人员的时候,有的就明文规定不招收女大学生。主要还是偏见的问题吧。”

宋女士认为,在中国,性别歧视固然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请女大学生一个重要原因,但女性因为生理等方面原因带来的一些实际问题,的确会让很多用人单位对录用女性望而却步:“女性她就业之后,她生育相对男性来说她承担的家务劳动就要更重一点。所以也都会影响单位招聘女性的意愿。”

宋女士说,这两年中国全国妇联在提高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上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方说,去年他们就联合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等在全国启动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建成约5000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宋女士表示,这对提高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很有帮助:“从在大学生里边就给她们做实践基地,让她们增加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创业指导,也鼓励女大学生们自己创业。有的还给她有一对一的帮助指导她们创业就业。在一些学校里边也对女大学生有专场招聘。

但是,宋女士也强调,要解决中国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努力,对就业市场加强法律监管、明确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外,最重要的还是从完善女性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改变中国家庭多由女性承担家务等的传统分工模式等方面入手:“你在岗位上投入的程度啊,你在职务上对自己要求的期待啊,女性在这种工作中能动性的发挥啊,她从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单位是不是愿意接受女性。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得多方面的渠道来着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则建议从改善大学课程设置上,来提高中国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胡教授说,一些高校可以根据女性特点设置一些课程,使得女大学生们毕业之后更具有竞争力:“哪怕是家政服务、纺织、手工、心理辅导、金融保险、教育、医疗这些方面都是适合女性的。”

胡星斗教授最后告诉记者,中国社会一向有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传统。而近年来中国的女性则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部分女性变得非常独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胡教授说,中国女大学生们应该摒弃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很多女生可能认为找工作还不是最主要的。她能找老公比找工作更重要。这样的一种观念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所以就使得女性在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也缺乏思考。我们的女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自己的位置。很多的女性应当摆脱那种依附性,靠别人总不如依靠自己。”

中国社科院2009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超过12%,是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