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蜗居》究竟折射了中国什么?

发表:2009-12-06 12: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最近35集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引发全社会的热议,有报道认为那是因为剧情折射出时下中国社会中的种种弊病,可以按照剧情,按图索骥般地解读中国。

说电视剧《蜗居》折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弊病,那时以为《蜗居》描绘了二奶的生活、高官的行为、房奴的无奈、腐败的横行,等等。

中国《国际先驱导报》有报道说,《蜗居》甚至让日本和美国都感到"惊诧",惊诧中国百姓为什么将房子看得那么重,惊诧中国的房价高得竟然那么离谱。

《国际先驱导报》在同一篇报道中说,蜗居现象背后隐藏着隐忧,而这一隐忧集中表现在1980年出生后的年轻人,虽然受过良好教育和有正常的工作,但却无钱买房,"望房兴叹"。报道发问,"发展必然带来问题,但一个良性社会必须有自我修复机能,一旦这种机能丧失,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对此,北京自由撰稿人胡泽国表示:

"它实际上是标志着一个社会体系即将崩溃的一个方面。但这个事儿从本质上说是好事。它让现在腐朽的共产党已经有了觉醒。因为它共产党体系内的话毕竟还有有良知的人。然后它还有人希望巩固这个共产党统治。如果说它主动地去改变这种现状的话,它可能能会走向一个新生。如果它不主动地去改变,可能就会通过动荡来改变。动荡的改变就是过去说的改朝换代。主动的改就是改良。如果说通过动荡来解决的话,那就是革命呗。"

不过,北京"后改革思想网站"总编、律师陈永苗认为,《蜗居》虽然涉及不少目前社会上祚存在的种种弊病,但并不具有批判的功能:

" 它只是一个普通人眼光看到中国现在最正常的一个状态。所谓最正常就是说最不正常的最正常的状态,它并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有批判眼光的公共知识分子看见的一个东西。它并不能产生一个批判的作用。比如说很多年轻80后的女孩子,她看完电视后,她觉得她应该向女主人公学习。她就应该找一个贪官,然后她觉得贪官非常符合她的想象,然后她很愿意做二奶。"

有人认为,《蜗居》电视剧在中国标志着"正式宣告了道德沦丧时代的成型"。不过,胡泽国认为,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性质早已改变:

" 现在的共产党已经不是过去的共产党了,已经不是真正的共产党的引导着的中国,它已经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性质。那个电视剧呢,它反映了现在一些社会现实,比如说关于这个房子,为这个社会生活奔波呀。它始终围绕着工作、生活、金钱、利益关系去奔波。这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活环境。这个复杂的生活环境,给老百姓的不可能是安居乐业的政策。"

百姓在目前的中国生活艰辛,买不起房表现尤为明显。围绕电视剧《蜗居》中房奴这个话题,大多讨论都集中在平头百姓的无奈和无助。陈永苗认为,让年轻人成为房奴,买不起房也可能有政府政治上的考量:

" 年轻人都是读书人。大学毕业到60岁如果说被一个东西捆绑,他被一个房子抵押在银行里面,那他这一辈子最好的时光他不敢对政治提出异议,不敢任何有一个公共利益上的追求,不敢抵抗,不敢再说真话了。那么我们一直觉得房价这么高,除了有一个地方财政上衡量之外,故意地它也是在一种捆绑,捆绑这些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房奴,然后他再也没办法进行反抗。"

电视剧《蜗居》属于文艺作品。 既然是文艺作品, 那就得源以生活和反映生活。中国有网友在网上说,"一堆堆的问题,都是被社会逼的"。陈永苗和胡泽国俩位从这电视剧折射出的一堆堆问题中看到了中国社会中政治上的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