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又到了月饼销售的旺季。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月饼似乎更便宜了。而导致国内月饼降价据说源于大洋彼岸。美国和欧洲,今年对中国月饼采取了不同以往的一些做法让国内月饼生产商、经销商颇感不适(9月17日中国新闻网、央视经济频道)。
今年出口月饼所面临的质检标准困局,不独有潜在的"绿色壁垒"的影子
比如早在今年上半年,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要求含少量肉类、禽类或者蛋制品成分的食品必须在美国检验机构或者经认可的国外食品管理机构监督下生产,否则不能进入美国。再比如,加拿大、西班牙等国要求进口月饼中不能含蛋黄,澳大利亚则规定月饼馅料中不得含有肉类;而欧盟对干果类月饼中的黄曲霉素、日本对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也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不排除其中有 "绿色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但很显然,简单化、一刀切地将当下已然呈现的月饼困局通通归咎于"绿色壁垒",亦未免武断和片面。
事实上,美国及欧盟等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变化与调整,并非简单针对于中国月饼、中国出口食品。比如,美国今年将出台《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将对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做出70年来最为重大的修正。在该法案下,只要FDA有理由相信某种食品是掺杂、错误标签的,就可以对食品进行行政扣留,扣留最长期限从30天增加到60天。而它的辐射与监管范围,远不止某国某类进口食品,而是囊括了所有的食品生产、流通领域。
至于某些国际性的食品安全标准高于现阶段我国适用的安全标准(或曰标准差)则更是屡见不鲜。诸如欧盟对干果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求便远高于中国现行标准,而国内规定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标准也远低于美国或欧盟等国的生产标准。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月饼中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而据国内食品安全专家的推测,"对月饼馅料中的蛋黄的规定,估计跟三聚氰胺事件有关系"。
月饼行业最紧迫的现实命题
由此可知,今年出口月饼所面临的质检标准困局,不独有潜在的"绿色壁垒"的影子,但更多的却是一些较中性的技术性因素:如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深刻性、全面性等的显见差异,现行质检标准差问题(因为一些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调整与提高,可能造成此标准差进一步扩大),还有对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确定因素"的微妙差别(既无法证实也无从证伪,一方的态度可能是暂且容忍,另一方则可能是拒绝与回避)。
除此之外,早前某些涉及食品安全隐患的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也或多或少施加着"心理作用"。
观诸国内的月饼行业,其所面临的发展困局远非出口领域的"绿色壁垒"所能掩盖。自南京冠生园曝出"陈馅事件"后,虽经多次专项治理且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法规接连出炉,但仍未完全断绝类似食品安全隐患的生发空间。卫生不达标的小作坊、地下工厂粗制滥造的"三无"月饼仍不在少数。
前不久,浙江工商部门检测显示,月饼合格率仅为80.4%,不合格产品普遍存在防腐剂-苯酸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等质量问题。据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期对网上销售的月饼产品抽样调查发现,网上月饼有40%左右在食品安全指标上存在问题,最严重的有害指标超标达1000倍。同时,网上月饼还存在一些假冒名牌和三无产品的现象。
除了质量安全隐患,月饼行业的现实之困还表现为:产业链条的松散和脆弱,盈利模式的陈旧与单一,及产品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等。
相当长一段时间,围绕过度包装、片面奢华追求等营销理念上的剑走偏锋,在表面攫取短期暴利的同时,却严重损害了行业公信力与美誉度,窒息了对产品核心品质、内涵(本应是重点)的改造、挖掘和升级动力与空间,而当相关行业政策取向与大众消费理念稍有转变,即可能出现行业性的发展困境与生存尴尬。
显而易见,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消费趣味日渐精细、品质与食品安全要求益发严苛的今天,对以上问题的破解和超越,才是整个月饼行业最紧迫与核心的现实命题。
注:《中国人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和观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