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中国股市的一个致命伤

——中国股市最需要什么?

作者:时寒冰 发表:2009-09-13 22: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确保股市健康、平稳的发展,但中国股市似乎从来没有买过账,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其实,所谓人为确保达到某种目的的说法本身,就透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如果股市本身是健康的,如果股市在公平制度的约束下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哪里用得着人为的干预?只要有人为的干预,在权力不受制约和权力运作不透明的情况下,这种干预就必然体现主导者的利益,而弱者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追根溯源,那种为某种利益或价值取向干预股市的行为,不正是导致股市弱肉强食与暴涨暴跌的根源吗?而几乎每次股市暴涨暴跌的结果,都是强者的财富增加,而弱者的财富减少。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

中国股市存在着一个致命伤:缺乏公平。

最明显不过的例子,是持仓成本极其低廉的大小非与持仓成本是其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普通投资者在一个平台上博弈,无论普通投资者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在竞争中占到半点优势。

这是一个注定弱者更弱、强者恒强的市场。

以紫金矿业为例。这只以1角钱发行的股票,在今年7月份股价的总市值最高达到1700多亿元,是中金黄金或山东黄金市值的4倍多,当原始股东获得的收益超过百倍时,普通投资者可能连手续费还没有挣够,这种不公平性是显而易见的。

据媒体报道,紫金矿业第一位套现的柯希平,10年前,"以1000万元入股紫金矿业,目前对应的市值已暴涨至70亿元(如果以股价最高点时计算将更令人瞠目结舌)",如此惊天暴利怎能不让大小非产生套现的冲动呢?而紫金矿业另一位股东陈发树,从4月27日到7月1日,仅减持的股票就"累计套现约27亿元",如此快速的暴富模式,"做中国的巴菲特"的目标,也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机会给散户,他们也能心平气和地做巴菲特。

不公平性还不仅仅在于这一点。每当某个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总有利多传闻巧妙地现身于市场,诱惑投资者入场接单。当普通投资者蜂拥而入之后,大小非悄然撤退,然后,有关利好传闻不实的"澄清"公告,就会被上市公司披露出来。这种无耻的金蝉脱壳的伎俩,与赤裸裸的抢劫何异?而这种做法已经被很多上市公司重复使用,而且,屡试不爽。强势者借助低廉的持仓成本和操纵信息的便利,玩弄普通投资者于股掌之间,却鲜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严厉惩处的。

打造全流通市场,目标是公平,却离公平越来越远,根源在于:起点太不公平。当初为什么不设计一种制度,缩小这种不公平呢?比如,让在某个区间内套现的大小非给普通投资者一定现金补偿,使两者的利益真正捆绑在一起。

垃圾股充斥于中国股市,是另一种不公平。

成思危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只要你持有好的公司的股票,它迟早是会涨上去的。如果你买的是那些垃圾股,就只能自认倒霉了。"笔者当时曾经撰文质疑道:那些垃圾公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它们是通过合法途径上市的,即使变成垃圾了,加个"ST"继续存在,如果更垃圾了,ST前面再加个"*"变成 "*ST"继续骗钱。请问,如果这些垃圾公司退市了,投资者还有机会买他们吗?一边让垃圾公司存在,招摇撞骗,一边又让投资者自认倒霉。这能讲得通吗?

中国企业上市重融资(圈钱)而轻回报。首先,带着巨大泡沫上市本身就是一种不公。侯宁先生前几天写了一篇评论,他指出:"......中国中冶这样负债率高达94%,市净率高达17倍的股票能进入A股,我便至少有暂时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这个市场的足够冲动。因为,参与这样的股市如同参加一场鸿门宴,能不被抢钱运动抢光就算幸运的了。"可谓一针见血。

另一种不公是退市机制不完善,不够刚性。比如,那些资不抵债的股票,如果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早已被驱逐出市场,而在A股,照样活得人模狗样的,如果会倒腾概念,会讲故事,股价比绩优股涨得还好。在美国纳斯达克,被摘牌的上市公司比目前挂牌的还多,如此严厉的退市制度,必然促使上市公司小心翼翼,认真回报投资者。而我们却没有这种制度,或者,有这种规定但只是供人观赏并不被执行。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我,问我圈钱与融资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是:看结果。如果给投资者带来了相应的回报,就是融资;如果没有给投资者带来相应回报,就是圈钱;如果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那就是恶意圈钱。

股市本身就是双向的:普通投资者把钱交给亟需资金的企业,企业用这些钱发展给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假如企业只圈钱而不回报,股市就变成了单向的,资本市场就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根基。事实上,在任何成熟的资本市场,都会严厉要求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做不到就会被法规驱逐,或遭投资者唾弃。

中国股市从建立到现在,给投资者的分红少得可怜,普通投资者损失惨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股市屡屡遭到圈钱的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股市最大的不公,就是对普通投资者索取太多而回报太少。

如今,当新股发行密集展开,新股以每周四只左右的速度上市后,市场正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别忘了,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中国新股发行近乎大跃进的节奏,正在成为中国股市不可承受之重。弱势的普通投资者难道就是可以被无休无止拔毛的温顺的绵羊吗?除此之外,大小非减持也在密集进行中,创业板正式粉墨登场的脚步也已渐近,中国的股民到底能够支撑起多大的压力,有关部门可曾想过吗?

中国股市之所以暴涨暴跌,在于制度缺陷所导致的种种不公,不能给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和明确的预期,人们只能带着赌的心态去投机。对任何一个市场而言,只求索取不给投资者回报的结果都必然是遭到唾弃。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公平上小功夫,还能有什么高招?

说明:此文谈论问题,以推动问题的解决,与趋势无关。本人坚持此前对大趋势的判断。
于2009年9月12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