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曹操华佗故里均在河南境内(图)

发表:2009-08-22 16: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具有近2000年历史的曹操点将台遗址
 

点将台的土层明显是层次分明的夯土层

 

河南省永城市龙岗乡街头的华佗塑像

 

这里就是曾经占地几十亩的华佗庙的旧址

长期以来,关于曹操和华佗的故里的,史书上都称是在"沛国谯郡",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但在刚刚于河南永城市闭幕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却提出:曹操和华佗的家乡原来确属谯郡(安徽亳州)管辖,但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域划分,两人的家乡已经被划在河南省境内。

曹操的家乡在今天的永城市新桥乡

河南省永城市往南14公里的新桥乡政府北侧,有一条浍河,在今天的浍河附近,古时有一个亭子名费(音同毕)亭,所以这里原来叫费亭集,因河上有一石桥,费亭集又名费桥集。清光绪24年,河上增修了一座砖桥--新桥,所以渐称新桥集。

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继彪告诉记者,如今,新桥乡的老年人仍称自己所在的乡为"费集"或"费桥集"。东汉时曹操的祖父曹腾曾被封为费亭侯,这里就是他的封地。清《永城县志·古迹志》中记载:"费亭,在城南费桥集。汉建和元年封中常侍、沛国曹腾为侯国,此城即其食邑。"

曹操曾在他的著名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亳州往东二三十里即进入河南永城境内,所以曹操文中所说的"谯东五十里",即其老家费亭所在地。

8月18日,记者来到永城市新桥乡浍河岸边,虽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风雨雨,但大桥东边的曹操点将台旧址依然清晰可辨,其夯土层与旁边的自然土层明显不同。陪同的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另一位副会长曹长春介绍,在大桥的西边,南北两岸有两个村庄分别叫前营和后营,传说是以前曹操的两个兵营驻扎地。

华佗故里在永城市龙岗乡华佗村

据原来的亳县老县志记载,同为"沛国谯郡人"的神医华佗的故里就在城东北45里处,而今天从亳州往东北行23公里,即来到了河南省永城市龙岗乡华佗村,所以这里确定就是华佗的故里,它原本属于安徽亳州,1952年,连同整个永城一起被划归了河南省。

华佗村原来建有占地几十亩的华佗庙,但不幸在文革期间被拆毁,记者8月18日在该村仅见到一块破裂的方砖,华佗庙旧址上已盖起了民房。但该村野生的蔓陀罗却依然很生长得很好,这种植物具有镇痛、麻醉等作用,相传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原料。而该村关于华佗医病的各种传说,更是多不胜数。

专家声音:应按照行政区域变化还原历史真实

对于曹操和华佗故里如今均在河南境内的说法,参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的大多数专家给予了肯定。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原副会长朱绍侯教授说,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曹操和华佗的故里此前属于安徽亳州固然不错,但既然行政区域发生了变化,现在划给了河南,那么就应该尊重现实,所以今后可以认为曹操和华佗就是河南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专家熊铁基也认为,由于区域划分和发现新证据等原因,推翻过去的结论是很正常的,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

来自安徽省的专家又是怎么看的呢?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陈立柱表示,"曹操和华佗的故里今属河南"这个观点很新颖,特别是"谯东五十里即属河南"这样的论据,有一定的价值。

亳州历史沿革及古代所辖范围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秦置谯县,西汉时,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拆沛国之一部置谯郡,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

1993年黄山书社出版的《亳州市志》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亳州为谯郡,谯县与谷阳、城父、山桑、临涣、永城、酂为其属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谯郡为亳州""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亳州所辖8个县(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其中的"酂",就是今天的永城市酂城镇和酂阳乡一带,"永城"仍是今天的河南永城市。1952年,原属安徽的永城划归河南,位于永城的曹操和华佗故里也一并列入河南省的管辖范围。




来源:大河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