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也指出,不想喝水并感觉冷的感冒患者,就能以发汗的方式治疗。当人体出现头痛、身痛、无汗等感冒、感染初期症状,中医称为表证,解除表证的药称为「解表药」,常被称为中医的感冒药。
这类药常含挥发性成分,具有香气或辛凉的味道,故不宜久煮、久煎。例如麻黄、桂枝、薄荷、生姜、紫苏、葛根、荆芥、防风,具有发汗解热的作用。
即使在夏天,仍有部分患者头痛、怕冷、无汗,这时中医多认为需要适时出点汗,这类患者大都是冷气开太猛,由「外寒」致病,中医常用的辛温发汗的「香薷饮」,以解外寒。香薷饮包含香薷、厚朴、白扁豆、炙甘草等药,可明显改善夏天无汗的现象。
部分感冒患者除了不能随意发汗,也不能任意进补,中医认为「病邪」一般是指引起发炎症状和感染因子,感染因子未完全清除则不宜过早用补养药,且就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认为,不少补养药都有有收敛、抗利尿、止泻、止汗等作用,不利病邪从尿液、排便或发汗而解。
来源:台湾新生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