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自曝假扮专家内幕:“专家库”几十人

发表:2009-02-07 06: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演员拍广告扮专家赚钱,药商靠广告炒作药品挣钱,还有人靠策划广告赚钱。这是一条产生虚假电视广告的链条。一种药,在仅有一张产品说明的情况下,广告策划者能把它包装成"灵丹"。昨天,记者以药商身份走访了一家影视策划公司,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团队,专门接拍各种广告。在他们看来,没有"策划不好"的药品。

卖点

流行排血毒,没有疗效也生编

一名"专家"能够在多种医药广告中出现,居然说的还是不同领域的话题,一名观众将"专家"的演员身份曝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2月3日曾以《医药专家一个广告一"变脸"》对此进行报道,与此同时,读者也在质疑这样的广告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昨天傍晚,东五环附近一小区一套两居室内,老杨的影视策划公司内,4名工作人员正在制作视频广告。

记者随身带一张自创药品说明,主治脑血管疾病、降血脂,内含柴胡等9味中药。老杨说:"有这一张纸就够了,药品、厂家资料都不需要。知道药名,有什么成分,主治什么病,就能帮你找出卖点。"老杨说,要想卖得好,要抓患者心理,中药原本是慢性的,你就可以说它快速起效。最近排血毒卖点火,就还可以加上,具有这些功效的原因是所含成分多,所以要把9味改说成24味,还要强调有名贵中药,比如牛黄。

"没有那么多成分和功效,也能那么说?""广告里说有,药品包装上别写,但要在成分和功效后面加个‘等'字,我们就好发挥了。"

演员

"老专家"被曝,改选"留洋博士"

老杨表示,广告策划方案敲定后,他在两小时内写出剧本,然后由投拍者挑选扮演专家的人。"我们的‘专家库'有几十个人。"老杨说,这些人长期扮专家,可以侃侃而谈,真专家面对镜头倒可能语塞。老杨随后展示了几张"专家"照片,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身着黑色西装,风度翩翩;而另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精神矍铄,站在机场微笑着和外宾交谈。"这些都是演员,挺唬人吧!"老杨话锋一转,"不过最近媒体有报道,曝光了一批‘专家',他们这些脸熟得都不能用了。

所以我们考虑用年轻演员,30多岁,留洋医学博士那种感觉的。"据老杨透露,所有"专家"都是受过正规表演培训的,根据形象气质、表演水平又分为一线和二线演员。好演员一场下来能挣数千元,一般的可能只有几百元,"专家"们往往在多家影视公司兼职。

模式

三种形式任选,最便宜也得两万

老杨表示,目前,根据不同的产品,主要有炒作视频、电视讲座和电视购物三种形式。制作精良的要十几万元,最低廉的视频广告也要2万元左右。记者表示,希望做一个讲座式广告。老杨说,一般这种广告需要两个主持人一个专家,费用在2万到5万元,如果需要有患者或者场下观众,费用要高一些。

"台词我剧本里都写好了,主持人和专家只要背词就可以了。"老杨介绍说,广告中,可以让一个患者说自己曾有脑血管病,吃完药头不晕了,手脚也轻松了。然后专家来介绍药品作用原理,这时要配放药物驱散血栓的动画视频,视觉冲击会对顾客有很大说服力。

据老杨介绍,这样一部宣传片大约需要十三四天完成。要用三四天找选演员和场地,拍摄只需一天,剩下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广告完成后,在医药视频网站选一个好位置或者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吸引代理商和购买者。

法律人士

拍虚假广告也担责

中国广告协会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李方午表示,视频广告可以艺术夸张,比如饮料有清凉解渴的效果,喝下后四周可以用出现海洋来表现。但涉及产品的功能、效果等实质性内容,绝不允许夸张。一些视频网站和电视台播出的医药广告,没有某种功能,却说了出来,这就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将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理。饰演专家的演员因为受雇于人,目前对其责任认定还没有明确法律条文,但拍摄广告的影视公司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北京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