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铮:瞧瞧人家的"问责"!(多图)

兼议三聚氰胺限量

作者:曾铮 发表:2008-11-07 04: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的毒奶粉事件爆发后,据说"问责"一词突然时髦起来。什么是问责呢?党员被开除党籍了?官员被免职了?还有没有别的呢?一般来说,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不会有下文。

最近对澳洲卧龙岗市市议员腐败行为的处理,倒让笔者见识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问责。

笔者在今年三月写过一篇文章,《澳洲女官员性贿赂丑闻引发的政坛地震》(http://epochtimes.com/gb/8/3/14/n2045446.htm),介绍卧龙岗市议会十三名官员因腐败问题被全体免职一事,以及刚从中国大陆来的朋友发出的"这么狠"的感慨。

当时以为,官员既已遭受全体"下课"的"这么狠"的处理,事情可能到此为止。


图1:《悉尼晨锋报》关于澳洲卧龙岗市政府腐败调查结果报告。左图为收取性贿赂的女官员贝丝·摩根(Beth Morgan),右图为跟摩根有不正当关系的房地产开发商维勒(Frank Vellar)

没曾想,七个月之后的十月八号,一直在"埋头工作"的澳洲"独立反腐败委员会(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突然公布对此案的进一步调查结果,指出这些官员和开发商应该面对共一百三十九项刑事指控,并建议检察机关(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依据刑法对责任人提起刑事诉讼。该结果再次震动了澳洲政坛。

反腐败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非常详细,包括哪一名官员,在何时接受了哪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多少贿赂,哪一位官员在接受调查时对调查委员会官员撒了什么谎、作了什么伪证,还有一名前市政府官员"趁浑水摸鱼",冒充调查委员会官员成功讹诈被调查官员等等情况,都列的一清二楚。

从这份清单看,单笔受贿索贿的最大金额是两万澳元,还有一名官员向一名开发商强"借"十五万澳元;最小的"礼物"则不过是几瓶葡萄酒而已。

涉案金额最大的是那名冒牌的调查委员的讹诈款,此人成功的从数名正在受调查的官员和开发商处骗到五十多万澳元,外加价值五百澳元的威士忌酒。五百澳元虽"数额微小",但也一本正经的被列出。

此案最引有瞩目的当属卧龙岗市政厅主管城市规划的女官员,三十二岁的贝丝·摩 根(BethMorgan),她向开发商索要"性贿赂"的丑闻曾被各媒体大报特报,这次反腐败委员会对她的调查结论是:"腐败行为成立(engaged incorrupt conduct)",建议检察机关就她的受贿、身为公共官员的不正当行为及向反腐败委员会作伪证等提起刑事诉讼。

 
图2:卧龙岗市其他几名将面临刑事起诉的官员及开发商及其调查结果摘要。

根据反腐败委员会的建议,共有四名市议员、四名市政府官员及两名开发商将面临刑事诉讼。

目前还不知诉讼的结果会怎样。依据法律,仅向反腐败委员会撒谎、作伪证这一条,最长的刑期就可达四年。

有观察家指出,此事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它可能成为压垮目前正在新南威尔士州执政的工党的最后一根稻草。反对党当然趁此机会猛烈抨击执政党。
看到此条消息,不禁又想到中国毒奶粉事件中的"问责"。比起已经出了人命、造成数万儿童得肾病、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儿童受害的毒奶粉事件,卧龙岗市政府的腐败行为实在只是"小意思",无非就是在审批房地产项目时"高抬"了一下"贵手",允许发展商在按市政府城市规划只能盖三层楼的地方盖了十层楼,并且将楼面比率(floorspace ratio)提高了183%。

楼面比率是在建房时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间的比例,也即在一块地上所盖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某个数字。楼面比率加大,意味着在同一块地上能盖更多的房,所以开发商能赚更多的钱。

澳洲的城市规划管理很严,对土地用途,楼层高度、建筑物周围的绿地面积等,都有严厉的限制。这跟澳洲人注重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有关。很多澳洲人很讨厌高楼:"咱有的是地,干嘛把房子建那么高、那么难看?"所以种种规定当然限制了开发商的嬴利空间。

因此,说到底,卧龙岗官员们只是想利用职权让开发商多赚些钱,自己从中捞些好处,还不是建能砸死人的豆腐渣工程,当然更不是允许建筑商在建筑物中加些能毒死人的某某氰胺。

再看看中国的毒奶事件呢?三聚氰胺这种有毒物质,到底是怎样进入牛奶的?谁发明的这种方法?谁参与了整个犯罪过程?1100道检查工序,是怎么"漏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怎么拿到免检牌的?多年来,中国共出产多少毒奶?有多少人受害?种种关键问题,到现在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在这样的时刻,中国卫生部等五大部门却突然公布三聚氰胺的"合法"限量标准,曰:"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因此为"确保人体健康",特公布三聚氰胺的合法限量标准。

此种说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外加侮辱中国人的智商!

若"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那岂不天下所有带包装的食品中都应该含三聚氰胺?那为什么三聚氰胺毒死人的事情只发生在中国?

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投毒者,堵死"问责"路,这种事情,也只有中共才干的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还有活路吗?

中共不亡,一切免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台湾《看杂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