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情势严峻 温家宝两周内两次离京考察

发表:2008-07-21 14: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两度出巡地方,并点评当前严峻的经济情势,一再殷切期盼经济能"又快又好"地发展。

中央社特稿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4日至6日到江苏、上海一带,针对中国大陆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中国今年发生雪灾、旱灾、水灾、震灾等一连串自然灾害之后,温家宝首度下乡就经济发展情势进行实地的考察。

就在各方对温家宝之行背后是否另有目的多方揣测之际,温家宝在7月19日至20日又前往广东,同样是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温家宝在短短不到两个星期内,两次离开北京前往中国大陆中部的长三角与南部的珠三角下乡考察,对于个中原因也多方打探,特别是温家宝两次南巡之后对于中国大陆当前经济情势的谈话所透露的讯息更是玩味再三。

温家宝7月初巡视江苏、上海后曾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大陆克服了国际经济形势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不过,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必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他特别指出未来的工作重点: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二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三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四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就温家宝的前述谈话可发现,北京期盼经济能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宏观调控仍是必要的手段,至于如何达到目标所订出的四个工作重点之中明显将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放在首位,而过去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抑制通货膨胀"却放在第二位。

不仅如此,温家宝随后的广东行所做的谈话依然将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提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温家宝指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挑战和考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绩来之不易。当前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目标。

从温家宝两次有关经济情势的谈话,隐约透露出中共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以及未来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至少在温家宝现阶段的思维中,维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显然要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来得重要。

过去两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明显出现过热的态势,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率节节上升,2007年平均达 4.8%,为此,中国国务院订定2008年的CPI全年不超过4.8%的目标,尽管如此,今年以来的CPI进一步上冲到8%的高档上下波动,此外, 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12.7%的高峰,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不得不祭出宏观调控政策,厉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列为中共中央重中之重的工作。

在北京的多方努力下,近期物价有逐渐回落的迹象,但经济增长却出现下滑的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局7月17日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平均为7.9%,较前五个月的平均值下滑零点二个百分点,甚且,六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为7.1%,更较5月份的7.7%减少0.6个百分点,尽管这些数字仍较中共国务院订定的4.8%的目标超出甚多,但趋势却是往下降。

另一方面,2008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毛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0.4%,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明显出现下滑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升之下,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几个经济大省最近出现中小企业接二连三倒闭的风潮,且这股开关厂歇业的情形有愈演愈激的趋势,一般认为,这也是温家宝以及北京高层最近先后到沿海各省进行调研的主要原因。

诚如温家宝最近两次南巡后所言,中国大陆当前经济情势其实相当严峻。之前的首要敌人通货膨胀压力在想方设法大力整治下固然较前略为纾缓,但经济增长率却跟着下滑,面对这种新的经济情势,宏观调控政策显然有必要重新调整,从温家宝的谈话透露出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似乎将着重在经济的发展,至于宏调的节奏与力度未来仍将视经济问题的轻重缓急而定。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