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辩论:“讲道理”比“技巧”更重要

发表:2008-07-14 08: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重庆市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参赛的16个队由重庆市各部门及区、县政府的公务员组成。辩论中,各方唇枪舌剑,攻辩激烈之处,时时引起现场观众 的笑声,而场外民众涌上网络看直播,一度造成网络堵塞。据悉,这场辩论赛意在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提供思想舆论基础(据7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 道》)。

此前,南京市也举行过一场官员选拔电视直播辩论会,将辩才作为官员选拔的重要考量,同样受到舆论极大关注。政府重视和培养官员的辩论能力,民众乐见官员辩论的风采,这些使得官员辩论正成为民主政治的新风尚。

官 员为什么需要学会辩论?活跃思想,开拓视野,提升官员言语表达的技巧当然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施政思维——辩论的实质就是讲道理,辩论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谁的“技巧”高,而在于谁遵守规则,谁的话最有说服力。所以,官员学会辩论就是要学会说服人,学会面对矛盾,不是简单地压制,粗暴地应对,而是 把民众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平心静气讲道理,通过说服求得认可。学会说服人,这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政府官员学会讲道理,这是执政文明的外在体 现。

当下的中国社会,许多社会矛盾往往就是因为“不能说服”而引发的。一些政府官员奉行“推土机式行政”的思维,固执、封闭地做决 策,强硬地推行,将任何异见都认为是对其权力的冒犯,典型的如拆迁征地,一些野蛮的做法令人齿寒。在好几起“官员诽谤案”中,面对“秦中飞们”的批评,对 地方治理方式的质疑,有些官员不是选择宽容和及时回应,而是直接动用国家强制力。在“周老虎”风波中,虎照真假本可以通过技术细节的论辩来进行鉴别,可相 关官员却对此选择回避,一味死拗,动辄拍胸脯、用人头担保,结果酿成了一场不该发生的社会风波。 “不求说服”的治理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政治之害,到了必须反思和改变的地步。

不讲道理的权力是令人恐惧和厌恶的,只有说服人 的权力才有让人服膺的力量。而官员之间的辩论,不仅仅是停留在逻辑和口才上,最重要的是能否对公共政策形成不同的观点,能否为公众公开更有效的信息。政策 的竞争意识和对政府信息的公开意识,是官员辩论中的真正价值所在。孙中山先生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而管理众人之事,并不是说谁掌握管理的权力就谁有正 当性、合法性,而是在于,这样的权力是否运用适宜得当,让人心服口服。要做到这点,政府就必须不可处处代替民众做选择,想当然地做决策,而应允许民众依据 自身的利益需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依法捍卫权益,通过反复论辩,不断去修正决策,求得共识。

因此,对于南京和重庆举行的两场官员辩论,我们不应只聚焦于官员的辩论技巧上,而应进一步地追问,官员这种理性辩论的意识,能不能同样适用于与民众打交道时,一切与民众利益攸关的决策中, 能不能建立一个各方都可以参与的辩论平台。在一个社会中,讲道理应该是双向的,官员要求民众讲道理,理性而不过激,前提是官员自己也要有说服人的习惯和意 识,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讲道理的氛围,推动民主政治不断进步。

来源:新京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