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幽兴竹诗筒

发表:2008-06-09 23: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谁将围寸竹,截作径尺筒。"这是清初诗人查慎行〈诗筒为损持赋〉中的句子,写的正是晚明士人出游必备之物──诗筒,直径约一寸长尺许的竹筒。据记载,明清间许多著名的竹刻家都擅长雕制诗筒。

关于诗筒的起源,《唐语林》载:"白居易为杭州刺史,与吴兴守钱徽、吴郡守李穰酬唱,多以竹筒盛诗往来,谓之诗筒。"此后,文人雅士用诗筒传递诗稿、往来赓唱形成一种风气。唐朝诗人李贺〈赋赠郑少如画家〉:"春藏腕底若花神,惜我空囊嗟负负。"可见他外出必携带诗囊,其功用正如诗筒。

到了明代,诗筒更成为文士出游时携带的文具,诗兴一发,摘得佳句,当即记录。晚明士人痴爱自然山水,更喜以诗文、书画留下了出游之逸趣,于是对出游用具也十分讲究。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专列有"游具",屠隆《游具笺》描述出游时的"备具匣",内有诗筒与茶具、香炉、文房用具等,诗筒内"藏红叶各笺,以录诗""红色者肖红叶,绿色者肖蕉叶,黄色者肖贝叶。山游时,偶得绝句,书叶投空随风飞扬,泛舟付之中流,逐水沈浮,自多幽趣。"

骚人墨客三五人,相约出游,沿途吟诗作对,取诗筒内诗笺,提笔一挥而就,复付诸流水,何等畅快何等逍遥;比起今日之便条纸、笔记本,竹诗筒与诗笺似乎更多了一份自在与几许幽兴。




来源:人间福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