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专栏】杨贵妃的生死之谜(三)

作者:明珠 发表:2008-06-03 01: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3.陈玄礼及马嵬坡事件

马嵬坡事件其实是陈玄礼一手策划。有学者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中的一句话:"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认为马嵬坡兵谏是太子策划的,禁军是太子指挥的等等。其实这是没有通读过《旧唐书》或《新唐书》、连陈玄礼的来历都没有了解清楚的凭空想像。因为陈玄礼的一些事迹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被提到。在唐肃宗李亨来没出生的时候,陈玄礼就是玄宗的亲信了。《旧唐书》的那句话意思是说:禁军大将陈玄礼在杀杨国忠父子之前,曾秘密通知过太子李亨。

陈玄礼是长安人,年轻的时候因骁勇入选羽林军(禁卫军),唐中宗时期为羽林军千骑营中的一个营长。景龙四年(西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皇后韦氏毒死。韦氏矫诏称制,又令其亲信韦播、高嵩为羽林将军,管辖千骑营。韦播和高嵩为了在禁军中立威,经常鞭打千骑营中的士官。当时的临淄郡王李隆基在朝中的人缘很好,陈玄礼与葛福顺(也是千骑营的营长)等人就找玄宗诉苦。而玄宗正想除去韦氏及其党羽,所以就要陈玄礼等人参与行动。玄宗即位后,将羽林军更名为龙武军,后来又提拔陈玄礼为龙武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卫局局长)。

陈玄礼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对玄宗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而且严格遵守禁卫军对皇帝护卫的各项规定。史书评他:"陈玄礼以淳朴自检,宿卫宫禁,志节不衰。"天宝中,有一次玄宗在华清宫,乘马出宫门,想到虢国夫人宅第与其私会。陈玄礼对玄宗说:"按规矩,皇上如果没有事先通知臣下,就不能去臣下的宅第。"玄宗只好回宫。另有一年也是在华清宫,临近正月十五的一个夜晚,玄宗突然想出宫去游玩,陈玄礼奏曰:"华清宫外即是旷野,皇上要出宫应事先通知,让禁卫军有所准备。如果皇上一定要夜游,还是回大明宫好了。"玄宗也只有听从陈玄礼的劝说,打消了夜游的念头。

玄宗在位期间,宫廷中围绕着立太子这件事情,有过几次很残酷明争暗斗。开元二十五年(西元737年)四月,武惠妃设计,派人去召太子李瑛(玄宗第二子)、鄂王李瑶(玄宗第五子)、光王李琚(玄宗第七子)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惠妃接著又告诉玄宗:"太子跟另外两个王子要谋反!他们穿铁甲进宫了!"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相当震怒,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假惺惺的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玄宗即废三王为庶人。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武惠妃陷害这三位王子,一心只想让玄宗立她的亲生儿子李瑁(玄宗第十三子)为太子。但玄宗没有答应。武惠妃忧虑攻心,再加上多次见三位王子的阴魂来索命,因此害怕成疾,大病不起,一命呜乎。开元二十六年,玄宗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武惠妃阴谋算尽,害人害己,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李亨为人一直很低调和谨慎,天性至孝,也因此没有被杨国忠等人找到陷害的借口。

笔者之所以加入以上两段文字,是想说,在史书中并无记载李亨结交禁军头领陈玄礼等人的事情。而李亨被立为太子后,为人谨慎的他也没有必要去拉拢禁军中的将领以落人口实。所以,李亨虽是皇太子,但没有指挥禁军的权利,在禁军中也没有亲信。陈玄礼在杀杨国忠之前曾通知过李亨,只是因为李亨是皇太子,且杨国忠曾陷害过李亨的亲属。

我们前面提到杨国忠曾做了很多坏事,朝中上下几乎都得罪遍了。而陈玄礼作为跟随玄宗几十年的亲信,当然也看不惯杨国忠及杨氏家族的飞扬跋扈。天宝末年,朝纲混乱至安禄山叛变,陈玄礼及大多数朝臣不会去怪唐玄宗(这跟古人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有关系),而认为都是杨国忠这个奸臣误国。新旧《唐书》都记载了陈玄礼早就想杀杨国忠的事情,只是没有机会。据《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六》记载:"及安禄山反,玄礼欲于城中诛杨国忠,事不果,竟于马嵬斩之。"这里说的是安禄山一叛乱,陈玄礼在长安城中就想找机会杀杨国忠。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据《新唐书·外戚传》记载:"明日(六月十二日)迟昕(早上天色迟明),帝出延秋门(长安禁苑西门),群臣不知,犹上朝,唯三卫彍骑(禁卫军)立仗,尚闻刻漏声。国忠与韦见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诸王数百人护帝。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谋杀国忠,不克。"这里说的是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当时的场面很混乱,陈玄礼从护卫玄宗出长安城开始就一直在找机会要除掉杨国忠。至马嵬坡终于逮着了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要找到杨国忠的一点什么失误或罪名,趁乱把他杀了。

《旧唐书》及《新唐书》不同章节中均有禁卫军杀杨国忠的记载,情节大致相同,笔者选其中的两个版本用白话文翻译如下:

◆(六月十三日,玄宗车仗)行到马嵬坡停下,禁卫军将士疲惫,缺少食物,陈玄礼害怕兵变,召禁军诸将官说:"现在皇上流离失所,社稷遭战乱;使天下生灵涂炭,难道不是杨国忠造成的吗!我想杀他以谢天下,你们认为怎样?"大家都说:"早就有这个念头了,即使是事成身死,我们也心甘情愿。"刚好看到吐蕃国的使者来找杨国忠有事,禁卫军趁机大叫:"杨国忠与吐蕃人谋反!"禁卫军纵马过来包围杨国忠,国忠突出,有人射中他的鼻梁,杀之,又争着把杨国忠身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割下他的首级示众。玄宗皇帝吃惊的说:"国忠竟然会谋反?"当时吐蕃使节也全部被杀。御史大夫魏方进责备禁卫军说:"何故杀宰相(杨国忠)?"众怒,又杀之。(译自《新唐书·外戚传》)

◆第二天(六月十三日),行到马嵬坡驿站,军士饥而愤怒,龙武将军陈玄礼害怕兵变,先对禁军将士说:"现今天下分崩离乱,皇上流离失所,这不是杨国忠残害百姓、导至朝野怨恨所造成的吗?若不杀他以谢天下,用什么来平息四海之怨愤!"大家都说:"早就想杀杨国忠了。事成,身死固所愿也。"刚好吐蕃国的和好使(共二十一人)在马嵬坡旁的驿站门口拦住杨国忠说事情,军士呼曰:"杨国忠与蕃人谋叛。"禁卫军就包围驿站抓住杨国忠,把他斩首示众。(译自《旧唐书·杨国忠传》)

从史书的记述中我们可想而知,当时的禁军是多么痛恨杨国忠。群情激愤下的禁卫军杀了杨国忠父子及魏方进等人没多久,突然一个个都倒吸了口凉气,傻了;为什么?大家此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杨贵妃。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当朝一品宰相,当时的权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太子李亨并无实权)。而且杀杨国忠的借口是说他与蕃人谋反(也只有这个罪名才能杀得了他),但这不是事实,大家心中有数。此事如果将来被翻案,包括陈玄礼在内,所有在场的禁卫军官兵都要被株连九族。因此在当时的情形下,杨贵妃非死不可,谁也不敢替杨贵妃说话,不然就是跟所有禁卫军过不去。其实当时唐玄宗的处境也相当危险,兵变一触即发。请看《旧唐书·玄宗纪》记载:

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玄礼等见上请罪,命释之。

"兵犹未解"大意是:士兵们还拿着武器,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人情恐惧"大意是:(因为杨贵妃还在)人之常情心里都会产生恐惧。这时候唐玄宗即使是心里不愿意,也只有让杨贵妃自尽。而陈玄礼等人上前去请罪,可不是因为杨贵妃之死,而是因为他们杀杨国忠事先没有经过玄宗同意,而且玄宗本人在场。像杨国忠这样的高官,又有杨贵妃的关系,只要不是谋反,犯其他的错误或失宠最多也只是被贬官,不太可能会被杀头。即使是谋反,也要上奏皇帝,经批准后才杀头。所以陈玄礼等人是犯了"矫制(假托君命行事)"之罪。而赐杨贵妃自尽是玄宗下令的,将来有什么问题玄宗自己得吞下这个苦果。《旧唐书·杨国忠传》记载了众人看着杨贵妃自尽后,过了很长时间,聚集在一起的士兵才散去,陈玄礼等人上前向玄宗请罪:

良久兵解,陈玄礼等见上谢罪曰:"国忠挠败国经,构兴祸乱,使黎元(老百姓)涂炭,乘舆播越(皇上流离失所),此而不诛,患难未已。臣等为社稷大计,请矫制之罪。"帝曰:"朕识之不明,任寄失所(用人失当)。近亦觉悟,审其诈佞,意欲到蜀,肆诸市朝(把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的罪行罗列出来诏告天下)。今神明启卿,谐朕夙志(完成了我的心愿),将畴爵赏(将酌情给你们奖赏),何至言焉(不用这么说)。"

笔者认为唐玄宗的这番话并非迫于形势的托辞,而是真心实意的。做为一个人,面临生离死别的时候,心里有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国难当头之际,人的感情要先放在一边,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玄宗本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玄宗也确实说到做到,到了成都后就下了罪己诏。从四川回长安后,又封陈玄礼为蔡国公,实封三百户。陈玄礼于上元元年(西元760年)八月退休。

那么,杨贵妃自尽前后的细节又是怎么样呢?

◆(杨国忠等人被杀后)既而六军[注1]不散,玄宗遣(高)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不得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葬)于驿西道侧。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旧唐书·杨贵妃传》)

马嵬坡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向西的兴平县境内。由新旧《唐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当时那里有一个驿站。驿站是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或换马的地方。这个驿站的驿官是信佛的,所以在驿站中设了个佛堂。这种事情在当时很常见,比如同个时代著名的诗人王维,他在京城的住处也设有佛堂。

杨贵妃自缢死于佛堂中。陈玄礼及禁卫军的将官看着这个过程,确认杨贵妃已死后,再出来跟禁卫军士兵解释,"良久兵解(过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归队)"。当时杨贵妃被葬于驿站西面的道路旁边,尸体以紫色的被褥裹之。而后来玄宗密令中使改葬的时候,离杨贵妃去世已经过了一年零六个月,此时发现"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只是有一处省略句,被现在的一些学者借来大做文章。据《新唐书·后妃上》记载:

◆帝至自蜀(玄宗从四川回长安),道过其所(路过马嵬坡),使祭之,且诏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以国忠负上速乱,为天下杀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中使)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

其中的"启瘗,故香囊犹在"中间省略了对尸体的描述。就如"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的句子中间省略了"改葬时发现"这句话一样。在史书中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描述方式。

现在的一些学者就根据《新唐书》中的这个省略句做了很多联想,认为《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等人肯定是发现有典籍记载不见了杨贵妃的尸体,所以才在史书中含糊其辞。进而又联想到当时可能有遣唐使到长安,可能有日本留学生等等帮助杨贵妃到了日本。可是,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无记载在天宝十五年时期有日本的遣唐使到长安的事迹。古代的史学家在记载一件事情的时候是相当严肃认真的,如果真的有迹象表明杨贵妃的尸体不见了,那么"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这句话就不成立,而且中使也不可能不把这么大的事情报告给唐玄宗。

另外,有学者把《长恨歌》中"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句子理解为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其实"空死处"的意思是"空见死处","空"字在这里当副词,意思是"仅、只"。如果玄宗从四川回长安路过马嵬坡时,真的发现不见了杨贵妃的遗体,就不存在玄宗要改葬而礼部侍郎李揆劝谏的事情了。

其实,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杨贵妃之死的记载均无破绽可寻。杨贵妃是在六军将领众目睽睽之下自缢而死,而且是过了一段时间禁卫军才散去。唐玄宗行进的路线是往西走,所以在出发前,将杨贵妃以 "紫褥裹之"葬"于驿西道侧"。然后,玄宗又与太子李亨等人告别,分出一部分人跟随太子李亨。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等大队人马离开后,即使谁有心要相救,杨贵妃也没有生还的可能。

下一篇文章笔者将从神学的角度解读白居易《长恨歌》的后半部分;并根据正史中记载的,被人忽视的一些事情推断当年是谁到了日本。

[注1]六军:六军这个词在唐以前的不同朝代含义不太相同。在唐代就是指禁卫军。据《新唐书·百官志四上》记载:"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

(待续)

中国首发 欢迎转载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