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惹上的是是非非

发表:2008-05-31 16: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谩骂、斗殴、剽窃、官司......

喜欢招惹是非的一代     

"80后"写手们被认为是"80后"的代表,作为"80后"一代人的"出头鸟",成为镜头对准的焦点,而他们也没有令媒体失望,纷纷惹上是非,这些是是非非,给人们留下不良印象,以至于"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
代"。

他们招惹是非显示出他们的不安分,而不安分就昭示着他们的心是浮躁的,所以,他们才这般不在乎惹是非,更不会去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人借此进行炒作,无事生非,提高自己在媒体面前的曝光率。

"80后"们都想过自己的生活,都想做自己,"我的地盘我做主",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80后"们对自身的了解都还不够深刻,都不能很明确地告诉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对任何东西容易迷恋也容易厌倦,他们很容易在芜杂的世界中失去方向,因为对于时代或对于校园,他们内心深处都没有很深刻的归属感。莫言曾在对"80后"作家张悦然的评价中说道:"他们这一代,最痛苦似乎是迷惘。"倘若我们将他的概念放大至整个"80后"的文化背景中去,可以看出"迷惘"就是他们前行探索的动力。他们心中并没有高远的志向,也没有崇高的追求,更多时候,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力求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以期达到被认同。

无信仰的一代

"80后"的信仰之所以缺失,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并不成熟的两种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产生了冲撞。一个是从小接受的传统的正统教育,父辈们的道德准则支配着这群年轻人的思想、行为。一个是受这多元环境影响的重建的价值观。随着改革的普及、思想的解放以及他们年龄的增长,日渐开阔的视野使他们接触了父辈们不曾向他们提及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道德行为标准和文化态度,他们因此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两种思想的冲撞结果是新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解构了原有的思维体系。然而新建立的精神体系却又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系统,因此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正是在这互相冲撞的过程中,信仰渐渐被遗忘、被抛弃了。因此,当社会风气渐转向以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主要标志,没有信仰支撑的"80后"们便由对内心的追求逐渐转向对世俗中物质的追求,对国家和政治事务明显失去热情,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私人生活,如怎样赚得更多的钱,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得更好,更舒服些,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则更显得相当冷漠。

要为自己"埋单"的一代

我们因此可以了解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埋单。尽管他们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尚未完全建立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地成长,但最基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是最起码要具备的,更何况,当下的"80 后"们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是个成年人了,甚至有一半的年轻人已经步入职场。

"我年轻我怕谁"只适用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不能借"年轻"的名义来做出嚣张狂妄的行为,"年少无知"不能成为原谅造成社会不良印象的行为的理由。更何况,"80后"的确已经不小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