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春秋古墓发掘出先秦完好人体

发表:2007-10-08 09: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时期的大墓发掘日前结束,获得多项重要发现。该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考古工作者在47具棺木中,发现了9份人体大脑组织,10具人体遗骸。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发现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人体。

北京晚报10月6日报道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时期的大墓发掘日前结束,在发掘清理中,获得多项重要发现。

这座埋葬了47座棺木的春秋时期大墓,位于江西靖安,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墓葬中发掘清理出土丝织品、漆器、竹木器、玉石器和金器等珍贵文物600多件。

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呈灰黑色,手感很硬的结晶体。结晶体都出现在棺木中尸骸的锁骨、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经测试分析,结晶体的主要元素为磷、铁和氧,为磷酸铁盐类物质。这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这类晶体,为考古界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47具棺木中,还发现了9份人体大脑组织,10具人体遗骸。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发现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人体。棺木里还出土了300多件纺织品。这些帛布和墓主人的服装,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其中大部分为真丝织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真丝纺织品。考古专家介绍,检测时发现这些织品每厘米中经线240条,这在当代织造工艺也是不可想象的。

考古专家表示,随着DNA鉴定工作、丝织品分析工作等进一步的开展,棺木中死者的身份及其族群的属性等谜题,会逐渐被破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