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大预言《推背图》归序全解(六 29~33象)

作者:陈曦 文征 发表:2007-10-03 06: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第二十九象 壬辰(巽下震上 恒)仁宣之治


29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希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称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一、陈曦解颂、图

本象预言的是明朝的全盛时期——仁宗、宣宗在位时的仁宣之治,盛世一直延续到英宗初期。

※ 辨析:

金圣叹解为:西、东、南三杨,是明朝时以三杨“居地所处”划分的。

颂中的三枝:向北、东、南,与上述并不完全对应。

笔者以为:《推背图》是预言历史事件的,本像是以历史事件来隐喻“三杨”,故不能完全按照明朝的民间称谓,来对应解释“三杨”。

1. 解颂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一枝向北”:指随朱棣五次向北征伐蒙古的杨荣。

“一枝东”:指号“东里”的杨士奇(时人称他为西杨)。

“南枝”:指在当时称为“南杨”的杨溥,他进入内阁[1]最晚。

“种亦同”,也姓杨。

与图中三树对应,喻:杨荣、杨士奇、杨溥。他们都是明朝的五世老臣,历经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宣宗、英宗。

杨荣(1371—1440),原名杨子荣,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入翰林院。永乐(朱棣年号)初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入七人内阁,谋而能断,尤擅长边防,深得器重,朱棣为之改名为杨荣。1410~1424年,随朱棣五次北伐蒙古。在仁宗、宣宗、英宗即位时,他三次稳定了政局,值内阁38年。

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1399年,因学行出众,入翰林院,永乐初年入七人内阁,自仁宗时成为内阁之首。直至英宗初年,任内阁40年。

杨溥(1372-1446),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入翰林院。永乐年间选为太子近臣,受谗言入狱十年。太子(仁宗)即位才出狱,组建弘文阁,掌阁事。宣宗即位后入内阁,与二杨共值,始有“三杨”之称。

明仁宗、宣宗都是圣明贤德的君主,他们任用三杨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利民兴国的措施,如“平反冤滥、重农减赋、赈荒惩贪”等,使这一时期吏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明朝的盛世。

【宇内同歌贤母德】:指被誉为“女中尧舜”的张太后。

张后是明仁宗的皇后,是仁宗、宣宗、英宗初年三朝国母。在她做太子妃时,就以贤德闻名,成了保全朱高炽太子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仁宗在位一年即逝,28岁的宣宗即位,尊母亲为皇太后,军国大事多禀报张太后裁决。宣宗在位10年去世,张太后立9岁的英宗即位。群臣请她乙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她尊祖制不允,重用三杨辅佐幼主。

张太后勤俭治家,不允许娘家人干预朝政,还震慑宦官王振使之不敢专政。他勉励宣宗体恤民情,也教导英宗继续祖、父时的国策,使明朝的国力在她晚年达到了全盛。

【真有三代之遗风】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民风纯朴、天下大治的时期。

明朝建文帝时,崇尚“三代”古风,认为那是完美的理想社会。甚至恢复了“三代”时的一些官名。本句除了赞颂“仁宣之治”,还隐喻了明朝尚古的理想。

2. 解图

图中只见“三杨”,未见决策者张太后的影子,暗喻张太后未垂帘听政,而是启用三杨辅幼主。

3. 解谶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指三杨治国有方,使朝野天下欣欣向荣,堪为国家栋梁。

“枝”:指三杨。“厥”:音决,字意为“其”。第21象出现过,作拆字迷:“厥”有宫门大开之意,因“阙”(音却)是指宫门,“阙”无门,厰开了就是“厥”字。这里似喻仁宣之治时,朝廷言路大开,从谏如流——当然,这是三杨劝谏仁宗、宣宗的功劳,故曰“枝发厥荣”。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皞”:音浩,古通“昊”,广大。“熙”:光明,和悦,兴盛,人多。

本句指从“仁宣之治”到明宗初年,也就是张惶后作为一国之母的时期,明朝天下大治,百姓安乐。

二、文征解卦

卦为“恒”,下为巽,指风;上为震,指雷。

“恒”卦为“相对并行之象,努力不懈之意”,正与图、谶、颂中“三杨”共值内阁相合,同心理政,努力治国。
“恒”卦大象为:“震为动,宜向外发展;巽为入,向内,一内一外,各居本位,故能恒久”。正合“三杨”治国,内外各有所长,配合默契,执政时间很长。

“恒”卦运势:“万事亨通,能恒久努力,安守本份则吉,妄动则招灾”。正合三杨“安守本份”的治国方略。宣宗即位后,皇叔朱高煦叛乱,杨荣力主御驾亲征,平定叛乱是本分之举。而后宽赦其他亲王,以及放弃在交趾(越南)的驻军,都是本分的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内阁:明朝的核心权力机构。明成祖朱棣创立了内阁雏形,本是辅佐皇帝、帮助决策的近臣班子,由文渊阁等大学士组成,因文渊阁等都在皇城内,故又称内阁。后来演变为制约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明朝后期的内阁,常规职责是:票拟(批阅)章奏、草拟圣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等,内阁奏章最终要皇帝批准。皇帝自己拟旨独断专行已经不行了。


第三十象 癸巳(巽下坤上 升)土木之变、夺门之变


30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半圭半林】:“半圭”,土;“半林”:木。

【合则生变】:上句二字合为“土木”,指专权的王振造成的“土木之变”,在土木堡,致使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

※ 王振专权

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明英宗当时只有16岁,他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专权。王振排挤掉了“三杨”,把持朝纲,残害异己。

※ 土木之变

“瓦剌”,是明朝对西部蒙古部落的称呼,明朝数次征讨逃到东部蒙古的元朝残余势力,西部的瓦剌部趁机发展起来,一度南下攻明,被明成祖击败。瓦剌在明英宗初年统一了蒙古。

瓦剌每年到北京进贡,索要封赏,如果不得逞,就制造边境事端。

1449年,瓦剌首领“乜先”(亦译作“也先”。乜,音:聂)派了2000人的贡使到了北京,为了多领赏物,冒称3000人。王振引狼入室,批准全部贡使进京,继而叫礼部按实际人数行赏,并压低进贡的马匹档次和价格,瓦剌被激怒,大规模南侵。

王振欲立功扬威,鼓动英宗亲征。英宗和王振率50万大军到了大同,得知前军与乜先交战全军覆没,王振仓猝撤退。明军撤退时王振特意绕行蔚州(今河北蔚县),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封地炫耀一下,半路他又怕踩坏庄稼,又改路退到了土木堡。这样耽搁了十多天,被瓦剌军追上包围,明军大败,英宗被活捉,王振被乱兵所杀。

消息传到北平,群臣跪在午门哭谏,要求惩治王振余党,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被群臣当场打死。在于谦等人的力主下,孙太后立英宗的异母弟朱祁钰为帝(景帝、代宗,因年号景泰,又称景泰帝)。而后王振被灭族,其家中抄出的金银财宝堆满了60多间仓库。

乜先抓到了英宗朱祁镇,大肆勒索之后,仍不归还英宗。乜先攻到北平,被于谦率军三次击败,只好次年将英宗放回。

【石亦有灵】:指石亨。1457年,以石亨为首,发动了“夺门之变”。

※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1450年英宗被放回,景帝奉英宗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今北京南池子一带)。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石亨与太监曹吉祥等密谋,派千余人夜里撞开宫墙,救出南宫里的英宗。英宗次日临朝,复辟为帝。

【生荣死贱】

“生荣”:石亨以扶植英宗复辟之功,把持朝政,享尽荣华。

“死贱”:石亨剪除异己,冤杀于谦等功臣,揽权干政。1460年被英宗下狱,没收家产,以谋叛被斩。

2. 解颂

【缺一不成也占先】

双关妙语,既含“也先”二字,又隐喻“乜先”。瓦剌首领“乜先”,在明朝时又作“也先”,如今常称“也先”。他的后人汉化,姓“乜”。

“缺一不成也”:既是字谜“乜”字,还似指:这场历史大戏,缺一个也演不成,都不能被“也先”占了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指“土木之变”。

“六龙”:第六龙,指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

“亲御”:御驾亲征。“胡”:胡人,这里指蒙古的瓦剌部人。

【天心复见人心顺】

一语双关,既隐含“天顺”,是英宗复辟后的年号;还隐喻英宗复辟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的。

明景帝初期启用贤臣挽救了明朝的危机,后来就有些不得人心了。主要体现在对英宗和立太子上。他和宋高宗赵构一样,不愿索要上皇回国。还是于谦向他保证太上皇归来不会影响他的帝位,他才派人去打探消息,没想到使臣杨善把英宗接回来了。景帝一直将英宗软禁。景帝当年即位前,就立了英宗长子为太子。景泰三年,景帝贿赂朝臣,以封口舌,然后废了太子,立了自己的儿子,但新太子次年就夭折了。

英宗复辟改元天顺,开始并不顺。石亨独霸朝政,数兴大狱,直到石亨一党被英宗铲除,朝政才见顺。经历了被虏异国、南宫软禁的英宗,变得勤于朝政,任用贤能,并有善政(如废除了朱元璋的妃嫔殉葬制度)。

【相克相生马不前】:指在马年(庚午年)即位的景帝帝运到头了。

“相生”:英宗使得其弟(景帝)登基,是相生。英宗被俘时,曾传话回来让其弟登基以续国统。

“相克”:英宗复辟,迫景帝退位,是相克。

景帝被英宗废为郕王,不出一个月就病逝。

3. 解图

图中的虎额上有“王”字,喻指王振,令朝臣畏如猛虎。

图中石头,喻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与谶中“石亦有灵”对应。

二、文征解卦

卦为“升”,下为巽,指风;上为坤,指地。

“升”卦为“积小成大之象,拼搏得益之意”。大象为“进升之势”。 正是“土木之变”后的明朝,四处运粮运兵器戍卫京城,在于谦指挥下奋力拼搏,终于战胜瓦剌蒙古军,大家都有“进升”。

“升”卦爻辞曰:“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意思是:“大顺,见大人有利,不要犹疑,向南方进兵吉利”。正是本象主角之一石亨的运势:“南征吉”,石亨破墙,打入南宫。从南宫里迎出英宗复辟,是为“见大人有利”,他也得升官,尽享荣华,是为“元亨”。


第三十一象 甲午(离下巽上 家人)魏忠贤之乱


31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
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与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

一、众解精华

1. 解图

图中妇人指熹宗乳母客氏,男鬼喻自称“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图中一束草——禾本——禾、女、鬼,合为“魏”字,预示奸阉姓。

2. 解谶

【当涂遗孽】:借成语“豺狼当涂”,喻明朝“遗孽”阉党把持朝纲。

“当涂”:把持朝政。《晋书.熊远传》有:“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遗孽”:遗留下来的祸害。太监阉党之乱,明朝中期就开始了。上一象预言王振(1442~1449年作乱),明武宗正德年间有刘瑾(1506~1510年作乱),故这一象的魏忠贤(1620~1627年作乱)是“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即太监和宫人结成的“夫妻”,他俩在后宫祸乱,皇宫成了他们的天下。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本是市井无赖,有妻子女儿,为赌债所逼,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巴结奉迎,又勾引客氏,并从他的前辈太监魏朝手里争抢到了客氏,与之对食而得势。又极力谄媚太子朱由校,太子即位(熹宗),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在明朝一手遮天。

客氏是熹宗乳母,被熹宗封为“奉圣夫人”。因熹宗对她十分依恋,使客氏权力甚至高于皇后。

魏、客狼狈为奸。因张惶后对熹宗指责魏忠贤,魏、客就诬陷张惶后是私生女,后来虽被劝止,仍害得张惶后流产。他们还逼死了怀孕的嫔妃,熹宗想解救妃子,都得跟客氏求情。魏阉在宫中首创“内操”,群太监演练武艺,锣鼓大作,皇子诞生,目惊惧而亡……

【断送人国】:魏忠贤的祸乱使明朝气数将尽。

魏忠贤一手遮天、祸国殃民,在朝中大肆捕杀异己和“东林党人”,用锦衣卫制造全国恐怖,文官治国的体系被彻底败坏。朝臣纷纷依附,全国为魏忠贤建“生祠”成风,连王爷都得这么巴结这位“九千岁”。辽东经略熊廷弼守辽东三年,边境固若金汤,魏忠贤恨他不肯趋附,就诬劾治罪,结果丢了辽东,最后竟将熊廷弼斩首弃市。

3. 解颂

【忠臣贤士尽沉沦】

一语双关,既点出了奸阉魏忠贤的名字“忠、贤”,又指出当时“忠臣贤士”被阉党大肆打压株连、锦衣卫镇压,不得不“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天启”,明熹宗在位期间的年号。

天启年间(1620~1627年),魏忠贤自始至终在祸乱。

【纵有胸怀能坦白 乾坤不属旧明君】

即便“胸怀坦白”的忠臣最终弹劾了魏忠贤,明朝气数也要尽了。

东林党人和一些忠臣,虽然尝尽了阉党的酷刑,惨遭杀害,也没屈服。1627年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才被成功弹劾,流放途中畏罪自杀。

二、文征解卦

卦为“家人”,下为离,指火;上为巽,指风。

“家人”卦运势:“有喜庆之象,如婚嫁”;其大象为“风吹火,助火之威,喻家人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在本像是绝妙的讽刺,讽喻奸阉魏忠贤与客氏秽乱后宫、狼狈为奸,协力同心,终于权势倾天。

魏忠贤毁掉了明朝的根基,他死后不到一年,明朝就迎来了下一象的灭顶之灾……


第三十二象 乙未(巽下坎上 井)明朝灭于闯王


32

谶曰

马跳北阙
犬敖西方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
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

金圣叹:“此象主李闯、张献忠扰乱中原,崇祯投环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颂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

一、众解精华

1. 解图

图中马在门中,是“闯”字,喻闯王李自成,李自成属马。

李自成原在陕西王嘉胤部下当兵。1630年被裁员,隧在陕西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继投闯王高迎祥,号八队闯将。1636年高迎祥被俘死,李被推为闯王。 1644年正月,在西安自立大顺王。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四月逼反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吴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大败。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回北京称帝,次日离京西撤。而后节节溃败,1645年于九宫山(今湖北)遭伏击死,一说隐于夹山(今湖南石门)为僧。

2. 解谶

【马跳北阙】:“北阙”,北京。“阙”,音:却,指宫门。

与画谜相应,马跳入阙,是“闯”字。“跳北阙”:进北京,入皇宫。

【犬敖西方】

指自称“天狗星下凡”的张献忠,攻入成都建大西国,称王。

“敖”:“傲”字“无人”(亻:单人旁)为“敖”。似指张献忠狂傲不羁,几乎把四川杀成了无人之地。

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也是王嘉胤的部下。1630年王嘉胤因抢劫被通缉而造反,张献忠率众跟从。

张献忠是变态的杀人狂,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疯狂地奸淫、屠城,甚至连自己的幼子、妻妾、非嫡系部队都被他屠戮。他屠蜀人约300万,四川人几乎被杀绝,以至有清朝“湖广填四川”的百年大移民。1647年清军入川,张献忠屠城焚城而后撤离,割人肉腌为军粮。他溃败沿途,仍大肆杀戮,被围败死前还忙于屠城。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八九”,17。“日月”,“明”字,喻明朝。

“八九数尽”:指明朝历经17个年号,经十七世(16帝)气数尽了。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攻入北京,祟祯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因为明、清一般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明、清的每个年号,代表一世皇帝,如洪武、崇祯、康熙。唯有第30象提到的明英宗是两个年号:他被掳到蒙古前,年号“正统”,中间隔了景帝的“景泰”8年,而后英宗复辟,年号“天顺”。

二、陈曦解颂

【杨花落尽李花残】:字面上指春末夏初,点出本象主体事件的时间。

同时又暗含两个事件:

“杨花落尽”:指杨嗣昌(1641年)自尽,李自成从此没有对手了。

“李花残”:李自成不久也残败了,被满清兵打得节节败退。

杨嗣昌,明朝三世老臣,曾被阉党排挤辞官,崇祯元年(1628年)被启用。1637年,任兵部尚书,率兵大败李自成,逼降张献忠,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事,权倾一时。1639年张献忠再叛,杨嗣昌大败张献忠,进而入川围剿。1641年初张献忠出川奇袭襄阳,杀襄王;李自成克洛阳,将福王煮食。杨嗣昌“益忧惧,遂不食”而死。

【五色旗分自北来】:李自成的军队,打着五色旗,从北打进北京。

※ 辨析:

目前都把本句解释为清兵入关,认为“五色旗”是指八旗──误!

满州八旗四色: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只有黄、红、蓝、白,四色。入关以后,招募汉人组成绿营兵,执绿旗,那是以后的事,和本象无关。

李自成五色旗:李自成的队伍是五色旗,他率20万大军从北面杀来,包围了京城。三月十八日,外城守军投降;十九日内城不攻自破。

李自成的“入城大典”也是旗分无色:李自成亲率执蓝旗[1]的御营中军进德胜门;另四支是前后左右营,分别打着黑、红、白、黄四色旗,进朝阳、阜成、宣武、正阳四门。

可见,“五色旗分自北来”,是指李自成的攻入北京。

【太息金陵王气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

明太祖安息的金陵王气已尽,李自成春天占据北京,明朝灭亡。

“金陵”:今南京,金陵的钟山有安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

“长安”:指北京。虽然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大顺王,也是春天(1644年阴历十二月末立春),但从上下文看,“长安”是指北京。

李自成占据北京仅42天,春天(三月十九)进京,随春色逝去,(五月初一)席卷钱财撤离。

按金圣叹的解释,“春色”似指孝庄皇后,她劝降洪承畴,协助了清军,虽是史实,但套在本象似牵强,对于整象,句意、主题就散乱了。

※ 辨析:

以上可见,如果按目前的解法:把第1句解为李自成残败,第2句解为满清入关,第3句解为明朝灭亡,第4句解李自成占北京或者孝庄协助打天下──全篇简直混乱不堪了!而且第2句解为八旗也不对。

从笔者的上述破解,大家能看到:历史事件连贯清晰,毫不凌乱,主体鲜明,主题突出──这正是《推背图》设谜之道。

从下面的解卦中,再次体现了《推背图》图、谶、颂、卦完美配合,浑然一体的风格。这设谜的手笔远非历史上任何文坛大师可比[2]!

三、文征解卦

卦为“井”,下为巽,指风;上为坎,指水。

“井”卦的爻辞注解:“村邑变动,井不能移,井无得无失。往来取水,井水(取)干,也不挖井,(还取水)结果毁坏了取水的瓶,凶。”

很明显,《推背图》这里用“井”比喻北京的皇权,用“水”比喻北京的金银财宝。

本来李自成进北京就不是去坐江山的,只是去打江山;是去洗劫财宝,不是去治国的。他说:“十个燕京也比不上一个西安”。所以进入北京后,他并不用心治政,也不尽心抵御满清,而是急不可待的“追脏助饷”,榨尽官员金银,抢光富户财物,迅速腐败,而后撤退。

李自成洗劫了财宝而无心立国,即是爻辞说的:取尽井水而不挖井。

他打下江山,先骄奢淫逸一番,而后即了帝位就跑,即是爻辞中的:往来变迁而井不变。

他烧了昌平的明皇陵,逃跑前还烧了一些宫殿和九门城楼,即是爻辞中:毁取水之瓶,凶!

果然如此,李自成从此一败涂地。

皇权之“井”自有定主。既然李自成不是“井”的主人,那么,中原之主必在《推背图》的下一象登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李自成喜欢蓝色,他是“水命”,自称“水德王”,称帝以后也不穿黄袍,只在外出时加一柄黄伞,以表明皇帝身份。

[2] 由此也能看出,《推背图》的作者既有一流的文笔,又是超一流的阴阳术数大师,从书后的对李淳风的简介中,似能体悟到,《推背图》作者,非李淳风莫属。


第三十三象 丙甲(巽下兑上 大过)清朝立,传十帝


33

谶曰

黄河水清
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
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
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征。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一、众解精华

本象预言满清继承中华国脉,总述清朝国运。

1. 解谶

【黄河水清 气顺则治】

“黄河”:喻中原,中华大地。“水清”:国脉变为清朝。

“气顺则治”:含“顺治”年号。字谜与含意融为一体:既喻满清自顺治帝开始入主中原,又喻自顺治时,中原渐渐气顺,由乱渐治。

【主客不分】:满清反客为主,满清女真各部,原隶属明朝,为客。

【地支无子】:“地支”,地支共12个,这里喻指12。

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清朝承传他皇位的共10帝,加上实质创始人太祖努尔哈赤,为12帝。

“子”:12地支之首。“无子”:没有第一个,喻第一帝努尔哈赤不是清朝皇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1616年建立后金,是大清的前身。

2. 解图:

图中的一舟插八旗载10人从东北而来,喻指满清八旗自东北入关,大清自顺治帝开始统治中原,共有10位皇帝。

3. 解颂

【天长白瀑来】:满清自东北长白山一带起势,象瀑布一样冲向中原。

【胡人气不衰】:满清为胡人,气势不衰。

元朝就是胡人(蒙古)为君,清朝又是胡主,故曰“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指康熙1673~1681年撤削三藩、平定藩乱。

清朝夺得中原后,分封了三个开国的汉将降臣为王:吴三桂为平西王辖云贵,耿继茂为靖南王镇福建,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康熙十二年撤三藩,吴三桂率先举兵叛乱,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反于福建,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叛于广东,三藩一度打下长江以南,终被康熙平定。

【稚子半可哀】

“稚子半”:倒读破解——半稚子,满清入关后的10帝中,有一半即位时是不到十岁的“稚子”: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

倒读破解在《推背图》中较常见,如第24象和本书下一象。

二、文征解卦

卦为“大过”,下为巽,指风;上为兑,指泽。

“大过”卦“利于出外,有所往,通顺”:正合满清出关,兵指华夏,顺利地得了天下。

“大过”为:“枯木生花之象”:明末腐朽之极,为枯木,原为中原属国的满清入关,给华夏带了新气象,统一了中华民族,国土由明朝的355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240万平方公里。清朝前期出现国力鼎盛的“康乾盛世”,是为“枯木生花”。

本卦大象:“中间四阳爻,为结实之梁,但初末为阴爻,力弱不支,则势将摧折”。运势:“有力不从心,负担过重之象,多烦恼,防官非及水险”。卦象演化也如清朝国运:初期国力弱,中期强,后期官僚腐败,是为“官非”;被海外列强欺凌,是为“水险”;对外不断割地赔款,是为“负担过重之象,多烦恼……势将摧折”。

“大过”卦,是“有大过失之意”——满清初期疯狂地屠杀“中国”人”,约3000万人死于满清的屠刀之下!克扬州三日,就杀了80万!

满清对蒙古、朝鲜政策宽容,对汉人杀无度,这是落后的民族对文化先进的民族的毁灭性征服,重现了蒙元灭宋的历史。同样,满清也渐渐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同化,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

毕竟,这个代价太大了,这是明朝腐败的代价,堪为“大过”!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donate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更多专栏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