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有财和哈佛的小气

发表:2007-04-04 21: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海淀区政府的资料又一次把北大抛到了舆论的峰尖浪口,这份资料揭露北大每年的外事接待费用竟然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而校方在得知此消息后一口否认,一时间让人们不禁对北大外事接待费感到困惑,同时又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北大,实在太有财了。

其实校方的辩解之辞就已经露怯了,“北大要达到中等省份的外事接待费用不大可能。海淀区的报告所指大概是北大外事接待的数量和规格与中等省份差不多”。我就纳闷了,中等省份的外事接待费本来就是个未知数,而且它是超越统计技术范畴的未知数。北大领导又称不清楚北大每年具体花费多少,但他却能把两个X比较之后,得出中等省份X大于等于北大X的结论,实在太有才了。建议以后还是干脆点,扔出一句无可奉告然后任别人瞎折腾,反正人家拿你没辙。这总比越遮越丑强。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名校,但北大和哈佛有着天壤之别。哈佛的小气很出名,不仅那些留学生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连我们的官员都领教过了。重庆共青团的副书记去了哈佛,发现哈佛为了节省空间,居然还有1.5、2.5之类的半层楼,教学楼大厅既可以让师生用餐、读报、交谈、休息,又是专家学者的讲坛,学院还在这里举行开学、毕业典礼。这和北大要建高尔夫球场反差强烈。但哈佛肯定不是穷,真要比谁钱多,没几个学校敢和哈佛叫板,去年哈佛拥有的捐助资金就近300亿美元了。

但是人家的钱是严格管理的,要讲究投入和产出的,所以锱铢必较;而北大的则有皇粮撑腰,所以挥金如土,以致花多少钱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说在资金管理方面北大一点公司化都没有,那也不正确。至少在接待管理方面,北大还是有一些“公司意识”的,它还真以为自己像商务活动一样,接待的时候不上点档次规格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但学校和公司不同,公司在接待的时候动辄就在五星级酒店能给对方以信心,而学校也这样做就是摆谱了。因为学校的实力可是体现在教育产品上。

很多人给北大提出了治病药方,比如废除教育行政化、教授治校、实行高校财务报告制度以及倡导蔡元培的理念等等。悲观地说基本上没治,因为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今即使蔡元培回来他也得接受官场规则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