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的经济成长模式,造就了不少彼岸沿海地方先富起来;就以号称“中国首富”的浙江省来说,除了富翁多、私营企业多之外,“成长的痛苦”也让这个以上市公司多、富人多著称的省份开始省思,未来经济要如何走下去。
投资率上升效果却下降
虽然浙江在经济的表现非凡,不过仍得面对一些不光彩的数据。就以能源消耗数量来看,浙江每亿美元GDP就要消耗七.七万吨标准煤当量,但一些高收入的先进国家,则仅有二.九万吨标准煤当量;是否以资源换成长,光看这个数字高下立判。
另外,浙江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GDP成长率在一二%,居大陆全国之冠;但近年来,却出现了投资率持续上升,但投资效果系数却下降的情况。
近二十年来,浙江投资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生产总值的成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率,从改革开放的一九七八年的一八.八%,一路上升到二○○三年的五三.二%。对过度依靠投资基础建设、房地产、盖新厂房来刺激经济成长,已出现了不小的反对声浪。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结构中,浙江还算是比较好的省份;相对来说,其他地区,这种经济粗放增长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伤害更严重。
浙江率先在经济上成就一番新气象,同时在反省过度浪费资源方面也有不少论述。一份来自浙江省政府赞助的调查报告就显示,在资金要素上,大陆长期实施低利率政策,从改革开放至今,有三分之一强的年份,银行利率,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上呈现负利率现象。
实际利率超过二%的年份大约也只有三分之一;这种人为压低资本使用成本,导致资金无法反映供需关系,并创造了资金的过度需求;同时资金债务约束力不够,还有长期资本市场中,充斥著「圈钱”等问题,都导致了对资金的过度需求与低效率的利用。
为了招商低价经营土地
土地同样面临低效率的使用,因为在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城市里则是一律国有,地方政府拥有对土地的征用、拍卖和处置的权力。一般来说,在追求短期经济成长的“政绩”压力下,许多地方官员把“经营土地”作为一种重要施政手段,为了招商低价征用并且出让土地。
浙江省的第一学府浙江大学,其管理学院副院长贾生华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要改变粗放经济成长方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改革政府行为。”
这些长期观察浙江以资源换经济成长的学者建议,把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实转到提高经济成长品质和效益上,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才是釜底抽薪之计。
经济起飞快环境遭破坏
实际上,不只浙江出现以土地、劳力、能源,甚至低成本资金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最近西方媒体频频造访广东佛山、东莞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拍摄与采访内容不外乎,处理来自欧美的垃圾换利润,但迎来得却是大地的哀嚎,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体无完肤。
即使这类的专题报导有其局部性,不过当地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过度没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资源,赚取的利益,远不足以支应环保费用,问题严重情况不输给其他开发中国家。
然而大陆官方从中央到地方,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至少沿海城市已经注意到了。资源的浪费,可能一去不回头,近一、二年来,包括珠江、长江三角洲等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对所有企业严格要求环保,不就是对“成长的痛苦”警讯,发出的最确切的反应。
来源:万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