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校门究竟用了多少钱,8000万元,还是300万元,恐怕只有天知晓,探究也没有价值。不过,即使如刘树山部长所言,公众难免也要心生疑窦:就一所地方性大学,花了300万元修一座校门,值不值得?校门长达140米,有没有必要?28根大柱子象征聊城大学28年历史,明年是不是要在大门旁再竖一根大柱子?
从办公楼建成五星级宾馆、教工食堂装观光电梯到140米的豪华校门,如今的大学真是鲜衣怒马,一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模样,但如果世界大学排名以校门之大、校舍之豪华论,中国的大学多半在哈佛之上,可惜……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对大学中的“大楼”与“大师”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被广为引述。可如今许多大学,早就本末倒置了。
国内大学焉何对“大门”趋之若鹜,却对“大师”漠不关心?简单,“大门”是面子工程,直观而富有冲击力,试想:140米的校门,何其壮观,几公里外都可以看见,“大师”是德政工程,看不见摸不着,除了行内人士,谁知道贵校有几位大师级人物?修“大门”易,只要财力雄厚,罗马可以一夜之间建成,养“大师”难,投资大而收益慢,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修“大门”有油水,养“大师”赔老本,因此,在“大门”与“大师”的博弈中,“大门”稳操胜券也就在情理之中。
遥想近70年前的西南联大,在抗战的硝烟中,长途跋涉,流离失所,师生破衣蔽体,糙米果腹,以茅屋为校舍,以破庙为教室,躲警报,避轰炸,钻山洞……但却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相形之下,如今的许多徒有“大门”不见“大师”的大学应该汗颜、忏悔。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