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见闻 火车下的故事

发表:2006-08-06 06: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去徐州,我坐的是一辆驶往宝鸡的列车,从连云港上车,还有座位。半路上人愈来愈多,在我的身边,站了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个子不是很高,瞧着穿着以及行李,和这个车厢里的不少外出或回家的民工一样,但再比较而来,她的一脸木纳和老实模样更为寒碜。她的背上,还托着一个小孩,我见身边的座位还比较空,就让她过来坐坐,她坐下了,非常感激,而且还有些拘谨,只坐得一点巴掌大的座位,我就往里面的位置上靠靠,她以为我嫌挤,还自觉地朝外边口去了点,清楚地与我保持着一段距离.我也不好说什么,继续看我的书,直到看了不少页,眼睛有点累了,才抬起头。

看着身边的这母子,我问了问这个小孩多大了,她告诉我四岁了,以此,我和她逐渐攀谈起来,原来她是苏北某市的一个农村的,老家在云南某地.现在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回去看看.她的云南方言很重,我仔细地听才得到了一些信息,原来她不但背着一个小孩子,前面还坐一个女儿呢.她告诉我将要到西安下车,然后再转车到云南,我说一路上这么远,带两个小孩不容易啊.然后从她的言语中得知,她还有大女儿,这次她去云南不但是去看娘家人以外,更多的还有看看她的女儿。后来获知她的女儿在那边一个宾馆做事,意外地是,大女儿才十六岁,读到了初中一年级由于家里供不起,于是她就跟着云南老家的表姐上班了。她的大女儿很孝顺,不断给家里来信,叫她过去玩,把自己上班的一点点工资都寄回来了。这次她回云南还是等到大女儿寄了路费才得以成行的,听她说,女儿在那里每天工作十小时,晚上住在外婆家,她自己还比较放心。看着还未懂事的小男孩坐在他的母亲身边,一句话也没有,却看不到如其他这么大孩子常有的胡闹,看得出在长期的窘境生活里,潜移默化丢去了一些无畏的放任与天真,我与之想谈话,问他叫什么名字,小嘴怎么也张不大,其余时间更是不吱声。 

我又问及到她的二女儿现在上什么学了以及说了一些零乱的问候,慢慢从她的口中了解到,原来二女儿也才十四岁,读小学四年级。我奇怪了,怎么现在上学时间带她去跑亲戚呢?她脸上顿时显出了不少悲情,原来这个女儿也准备带到云南那边去打工,他们准备三人去后两人回来。所以目前这个小女儿也由于欠学费自动退学了,在家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小女儿她也想去姐姐那里工作。我问这个母亲,二女儿是不是自己同意不上。她说女儿也愿意离开学校,而且本来还打算去乡里的一个纱厂去上班,只是工资太少,除了包吃住外,半年下来最多给大几十块钱,所以合算点还是到云南去。她也回答我,女儿是很想上学的,和她的姐姐一样,但是知道家里困难,没有钱,也非常懂事。

在我的要求下,我请那个母亲把她的小女儿喊了过来,小女孩个子约摸一米三左右,虽然十四岁,从脸蛋上来看,生活的风霜使小脸不如一些城市里的孩子那样幼嫩白净,皮肤显得干燥而苍黄,穿着一件暗红色的薄棉袄,看样子是出门才选的一件可能较好的,而且从成色来看,洗过的遍数一定很多了,当然更不能谈什么款式了。我随便地和她开了个交谈的头,问她上学的有哪几门功课以及最喜欢哪门,她告诉我一共大概七门课程,最喜欢的是语文,我也了解到她们基本没看过什么课外书,所以语文书可能是最有兴趣的了。现在她已经有几个月不去学校了,四年级的课没能上完,问及到她的成绩,和她的母亲前面介绍的一样,在班级里一直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三好学生、少先队员呢。于是便掏了她的心里话,才知道她是非常想上学的,我让她比较了是上学好还是上班好,她小声地挤出一个上学,我询问道:“家里真的不能让你继续念书了吗?”没想到,小女孩眼泪吧嗒吧嗒地就朝下掉了。我一直保持着警惕,使自己的语言不要触及到她那敏感的心绪,但是不经意的一问还是让她不由得伤感直泄而来,这不是一般的那些少男少女心情的伤感,而是物质贫瘠的生活苦水泡出的酸楚。

苦呀苦,它从何而来?

先和这位母亲交谈,我说既然现在养个小孩子不容易,怎么想起来要三个呢?而且按照她家的小孩的大小应该都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出生的了。她告诉我,为的是要个男娃。我说现在男孩女孩也没什么不同了,干嘛非要一个男孩呢,生活又是如此的艰苦,少一个小孩不是可以多节省一些开支吗?她说自己也不想要了,但是她的丈夫喜欢男孩子。我先是不解,以为就仅仅是她丈夫的个人问题,她后来说了,他们那边的村里每户都要有个男孩,否则会被别人家看不起,说连个娃子都生不了,他丈夫受不了这些,她曾经为了躲开再生的要求,还跑到了云南老家去了,不过还是被丈夫追了回来,生了这个男孩子。我问乡里村里难道不阻止吗?她说只要罚款就行了,但是生孩子之前还是要躲段时间的。

再追问到关于家庭收入的来源时,得知最主要的还是那田里的小麦,我提议为什么不种点好卖的蔬菜之类呢?她说家那边的土地种不活这些,连水稻也种不了。这些是我知道的,按照他们那块地区的土壤,盐碱化是比较严重的,虽然水源还比较充足,但土壤却吸不进水,从而有些经济作物是难以成活的。粮食作物也只有小麦属于这个地区的主产物,比较而言,这里的土地既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润,也无东北黑土那样具有养分。他们家现在还有一个收入就是养猪了,我问后知道了她家养了十条,除了买秧猪外,饲料也得买。现在的猪肉价格是很低的,据车上另外一个壮年男子说,现在的生猪肉价才两块多,而养猪也不会有以前两年那样划算了,一般养猪卖了后也留不了几个钱,如果遇到了什么如“二号病”这样的问题,甚至有亏本的。更使我难以接受的是,这里养猪户还要在卖猪时交上每条三十元的税费,我进一步询问得知,连发票也没有,而是直接在卖猪的时候由收猪者直接扣去。不谈任何细节,象这样贫困的地区或者贫困户,政府没有任何的支持和扶助,反而同样一分不少的上缴税费,且程序也不太规范。

我了解这一地区一直是我省的贫困地带,工业基础也非常的薄弱,一个乡镇甚至连一个工厂也没有的也大有所在。所以基层政府的收入也非常的少,听说一些教师的工资被拖欠的事件经常发生。而这些大多也与政府本身臃肿腐败有关,但无论如何,没了钱最终只得从农民头上刮上一笔。其倾取方法不算一些非法收费外,一些可以利用的收费项目政府也一定不会轻易放手的,农民却也是无法,因为在双穷的时刻,谁更弱势,更惨淡的将是谁。我问那母亲乡里有没有希望小学,或者有没有减免政策。她告诉我,那些家里有亲戚在乡里(乡政府)或者村里(村委会)的甚至可以全部免掉,但是他们家顶多免上一点点,而大多数还是得交的,而这些也交不起,她的言辞里明显渴望着有一个亲戚什么的关系在政府里,那样才可以给他们家的生活带来一些直接可能的转机。

和那小女孩的谈话,我查问中获悉了他们班级和她相似的失学同学大概有六七名,多数都是由于交不起学费而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是不“愿意”读书,听说成绩也不很好,家里也顺势不给上了。我给“愿意”加了引号,我想从这么大的孩子看来,多数还不能判断什么是真正才是愿意呢,尽管现在或许有些保留着厌学的情绪,但也有某些教育方面的原因的。我在询问他们老师怎么样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不少老师会打人,所以一些同学被打后,就不肯来上学了。我逗笑着问她自己是否被打过,她说没有,尽管没有任何的笑意,但我可以感觉她是自豪的,因为她有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却很可能从此中断而成为过去的回忆,假如她这次踏上南去的列车一去不返。 

无法忍心只做一个简单的询问者,不忍让她们母女惟做空落的答问者,更不愿这个还有机会读书的少女立即就陷入社会的重压一生不能自拔。开始我听小女孩说已经不能再去上学了,自己被学校除名了,询问中得知只有一个语文老师到她家来看过她,劝她赶快去上学,但是她没能去,现在想去也无法跟班上学了。后来我重新打问这个母亲,问她如果给了钱是不是还可以去读这个书,她说一定可以。我问小女孩是不是可以跟得上课程,而且多加了点疑问,她自信点了几次头。这种困境生活下的人很少有自信的精力的,就如生活不饱的人们很少敢去想精神生活,敢去高声的喧哗一样,这个时候小女孩此时显示的肯定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于是答应一定帮她想办法读书,这个消息我是先告诉这个母亲的,她显得异常的激动,说这个世上好人多什么的话,说今天刚上车也有一个人帮她提了包,我让她给我留下一个家庭的通信地址,她自己不识字,于是就再次叫来了她的女儿,我记下了这些,又把她上学的学校联系地址也要了过来,并且打听了她的校长的姓,还惊奇地得知,她的那位语文老师竟和另外一个我尊敬的网人同名,虽然后者已经离去。

如她这样的小女孩是没有被任何目光关注过的普通生命,很多弱小的生命音符都被尘世中无数的喧嚣掩盖了,更多的经济元素把我们的眼睛蒙住了社会的底层。“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号召不是人们不懂,而是社会完善这样的机制太脆弱了、太难了。她告诉我一个班级的事实,六七个失学的少年,而这,也肯定才是一个简单的点,真正在现实里的,这样的现象是一个群体的事实。身边的经过的,看到了,我不忍放过,希望可以给予一点微薄的帮助,让她延长一些读书的时日。这个母亲以为我也是走长途的乘客,甚至也是去云南的,还邀请我到她老家那玩几天,我婉言谢绝了,告诉她我将在徐州下车。我给她也留了自己的一张名片。握手告别他们以及几个相邻的路人。下车后,突然想起那两个小孩苍黄的脸,在窗口里捎了几个零钱,才心安一些离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