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忽悠:为啥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从未超过39℃

发表:2006-06-23 19: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气象台17日发布的今年第一期高温预报说,未来两天,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将持续35至38摄氏度高温天气。(6月18日《新京报〉)经历过炎炎烈日的人都明白,这个35-38摄氏度不过是中上的平均数罢了,也就是说,肯定有地方,最高气温是要超过这个38摄氏度的高温的。

  果然,便是在这预报之中,西部某重要城市(西安)气温一次次“刷新”,轻松越过“38线”,“奔四”,然后“奔五”。伴之而生的,是某网站上一些网友质疑气象局:新闻里面报道气温已经42度,高温都突破纪录了,为什么气象局的预报始终最高只有39度?并且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多少年了,从气象部门说出来的天气预报,最高的就是这39摄氏度。于是有很多网友质疑:气象部门这样做,是不是虚伪?是不是欺骗观众?(华商网)

  按照网友的质疑,笔者翻开了当地的媒体。果然,在几份报纸当中,连续几天由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都是39摄氏度,而在新闻报道中,每天的报道都是:气温超过40度,甚至高达42度。那么,气象局为什么总是“看走眼”呢?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相信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城市都会受到如此的“冷眼相待”。原因也不难理解,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达到了一定气温(多数是指达到40摄氏度)之后,就必须给劳动者放假或者支付高温补助。而这,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无疑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考验;对于某些利益集团来说,也是不愿意承担和接受的。长此以往,有了“经验”的气象部门都有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最高只报到39摄氏度。正如某位为气象局辩解的网友所说的:天气预报报出40度以上,这就不仅仅是个天气事件了,而是个政治事件了!

  好一个政治事件!对于气象局来说,什么才是最大的政治?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专访,被问到救死扶伤与政治的关系时的回答:“搞好我们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这个本身就是我们的最大政治。”

  对气象局来说,准确地预报天气,以做好民众的防暑工作,便是最大的政治!如果抱着“39度跟40度差不多,40度跟41度差不多,41度跟42度差不多”的“差不多”心理,如果认为真实地预报了“超过四十度”便是给政府工作“添乱”,于是乎甚至不惜真的如网友质疑的那样,将本已经预报出来的数字大打折扣,欺骗民众,那么,其存在与否还有何意义?

  天气预报原本就是一件科学工作,尊重科学性是其第一要义。政府部门实在应该尊重其工作,莫要赋予其沉重的“政治任务”。天气预报39度,新闻播报屡屡42度,偶尔一次两次或许“蒙”得过去,说的过去,但长此以往,损害的将是公权部门的公信力。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八荣八耻”教育,都以诚信建设为己任,气象部门的“预报游戏”玩得多了,不晓得示范的是怎样一种“诚信”?

  酷暑将至,坦率地讲,在全球化变暖的今天,超过四十度将会在很多城市成为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有关部门是不是要好好掂量掂量:是将大家已经心照不宣的“说谎游戏”继续下去?还是要换换思路,拿出点民主时代的民主作风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