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低价制造“印度医生”

发表:2006-05-25 17: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当今中国医科大学的高技术实验室里,正在“制造”着该国向印度输出的“最新产品”——印度医生。

  自2004年以来,有20多所中国大学开始积极招收印度学生。许多有志于学医的印度人,基于种种原因未能入读本国医学院,中国就成了他们理想的求学之地。

  中国医科大学的平均学费为每年2000~3000美元,外加1000美元的食宿支出。来自钦奈的天津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艾什瓦尔亚·巴布解释:“在印度,至少要200万~300万卢比(1美元约合46卢比),这里的费用要低得多。”

  来自昌迪加尔的曼普瑞特·考尔(Manpreet Kaur)入读天津医科大学还不到一年,他补充说:“在印度,还没考试,名额就被占满了,我们即使拼命学习,也捞不到一个机会。”

  由于行医在印度很吃香,中国的大学迅速意识到,其邻国是一个能带来收入的“金矿”。

  目前,共有230名印度学生在天津医科大学就读。据该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郭凤林(音译)介绍,印度的申请人数量远远超出学校的招生名额。

  2004年,东南亚教育服务公司的中介维什瓦吉特·萨加尔安排107名印度学生去苏州大学学医。去年,苏州的印度新生人数增至200名。

  萨加尔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他表示,在中国学习使得“许多遭到淘汰的优秀学生”,能有机会继续医学梦想。对中国大学而言,印度学生的到来,增加了中国作为教育中心的国际声誉,而这是中国政府努力推进的目标。

  印度医科学生在俄罗斯和东欧的经历,致使外国医学学位的质量遭严重质疑。许多学生发现就读的学校不够档次,教学设施落后,回国后无法通过印度医学委员会的资格考试。

  天津医科大学郭教授强调,印度学生回国后,完全可以通过印度医学委员会的资格考试。他说:“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很接近印度医学委员会的要求。另外,我们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在天津医科大学,学生还有机会到附属医院实习。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必须掌握汉语。除了学习医学课程外,到中国学医的外国学生还必须上汉语课,但大多数学生感到很难掌握这门语言。

  大多数中国医科大学都有过硬的基础设施、便利的实验室和配有尖端设备的附属医院,这是吸引印度学生的地方。来自戈勒克布尔的天津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迪潘卡尔·米斯拉说,甚至印度的全印医学院(AIIMS)都无法与之相比。

  再过3年,这些在中国接受医学教育的首批印度学生将回国。只有到那个时候,这项试验是否成功才能见分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