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模式” 全家供房

发表:2006-04-25 11: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们养房,谁养父母?”这是目前中国青年的忧虑。目前高房价下,一些中国青年贷款购房时过高估计自己的还款能力,买房后带来了沉重的还款压力。根据一项15000人参与的调查结显示,其中有91.1%的人购房用了分期付款,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据《中国青年报》报导,该项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的人当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甚至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分期付款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

有理财专家表示,目前一些青年贷款购房时过高估计自己的还款能力,热衷买大房带来还款压力,结果不少人频频唱起“空城计”,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

这次调查还发现,77.9%的人认为房贷还款负担太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很多买房的人自称为“蜗牛一族”,他们虽然有房,但也同时也承受着不能一天不工作的精神重压,他们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花钱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这群“蜗牛一族”生活质量大为下降。

2005年初,北京市建委的网站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商品住宅购房对像正趋于年轻化,20~30岁群体是商品房购房主力。而当年第四季度,其所占比重又有大幅增长,达到了近四成。

据报导,一个广为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在中国大陆,生活被房贷按揭所改变的青年,有2600万。而一个确定的数字是,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元。8年的时间,增加了近80倍。

在影响生活质量之外,月供占收入比例过高的另一个隐忧是,这必然导致储蓄的下降。一项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统计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家庭负债比例分别达到155%和122%,已经超过美国同期的115%。
对很多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有人用“一模式”概括全家供房的情景:六个人,青年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