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是中国高教的“面子工程”

发表:2006-04-07 09: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清华、北大把尖子选完,剩下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日前在渝表示,对这两所学校的过度追捧,各地人为助长清华北大“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

首先要说的是,我并不认同北大清华埋没人才的说法。所谓“人才”,本身就是不可定义的,更不是短期可以定论的。高考分数高可以称作“得分王”,称作“人才”则尚嫌太早。有一句教育名言说,每个学生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是天才。作为教育者,善待每一个学生,实际也就是最大的善待人才。而说北大清华“埋没人才”,本身就是认同自己的学生比人家的低等,这不是教育者应该有的想法。

周渝与黄盖之间的私人交易行为,虽然无所谓谁“埋没”谁,但是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北大清华的普遍热捧,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清华必上、北大必读”,不仅刷在重点中学的墙上,更刷在普罗大众的心里。然而,在本初之时,这并不是一个社会评价的结果,而完全是人为制造的明星--金钱堆砌和宣传造势,让北大清华成为中国的“国际一流大学”;后来,社会被动接受了这一宣传影响,并在民族自豪感的装饰下进入深度迷信,从而把北大清华推上中国高等教育的 “神坛”位置,又巩固和加强了这一位置直至今天。

“中国要有好大学”的政府愿望是北大清华快速发展的前提。国家资金投入和办学政策的特殊照顾,让北大清华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垄断了国内优秀的教育资源,从而有雄厚资本笼络名士、提高基础设施、引进先进器材、建设学术科室;政府的宣传、社会的流传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让北大清华确实在特定的高校发展不平衡背景下,获得了非常的美誉和极高的知名度。然而,这只是“发家”的第一步。

由“发家”到“迷信”是重要的第二步。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老百姓,对北大清华的崇拜和向往,根本不在于其教育质量有多高,而仅在于二者的名气超级大,这正是名校迷信的明显表征。这一步同样完成于高校发展极不平衡的大背景下,人们选择的有限性决定了被选择者的地位;而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和驯服训练,又让迷信流行异常简单,从而“深入民心”。

由“迷信”到“神化”是离奇的第三步。“宁可复读,也非得进北大清华”的极端行为,不是印证北大清华在国内高校中的优秀无比,而是印证北大清华在国人心中的“神圣”无比。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进入“迷信”队伍,并为各自利益借机炒作,是“神化”路上的重要催化剂。考上北大清华在一些地方成了政府政绩,并有层层奖励:政府奖励学校和考生,学校奖励老师和学生;学校评优时,被录取一个清华北大能顶十个其他重点大学;企业为了广告和人才目的,也对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频献殷勤--这是一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信徒推动的全社会造“神”运动。

科举时期,荣登“天子堂”是最大的荣耀。北大清华正是当代中国的“天子堂”,是中国人自己制造并自己崇拜的“国际一流大学”。某种程度上,北大清华的“发家”是政府“要面子”的产物;如今社会对北大清华的追捧同样是“要面子”;企业的参与要的是广告“面子”;地方政府的掺和要的是政绩“面子” --说到底,北大清华就是中国高教的一个“面子工程”。

重庆晚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