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看中国

发表:2006-01-27 02: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联结收听

民工难讨工钱回家过年

中国传统新年将至,上周末出版的《泰晤士报》就中国企业老板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刊登了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文章回顾了中国最近一些农民工为讨要工资而自杀,因不堪凌辱而袭击老板甚至杀人的事件,然后说:

中国的民工有一亿四千万,相当于巴基斯坦的总人口,他们的汗水和劳动帮助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和第六大经济体。他们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他们穿着肮脏厚重的绿色军大衣,头上捂着带护耳的棉帽子,民工的身影不仅在中国的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他们也经常骑着三轮车出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运送煤炭、清除垃圾。

文章接着说:中国的官方数字显示,百分之四十八的民工都被雇主拖欠工资。这对那些梦想着口袋里装满现金,回家为家人准备丰盛年夜饭的农民工来说简直是一场悲剧。这种现象也让那些害怕不稳定因素失控进而威胁其统治的共产党官员们感到担心。

征地引发矛盾威胁农村稳定

上文说到农民工在城里的处境,中国农村的情况也并不乐观。特别是征地引发的矛盾已经威胁了中国农村的稳定。上周末出版的英国《卫报》报道了中国总理温家宝就此发出的警告,文章说:

就在中国公布去年全国每天平均发生230起示威抗议事件的第二天,官方媒体报道了中国总理去年底发出的严厉警告。他说,地方官员非法征用农民土地,不给合理的经济赔偿和生活安排,这种问题正在农村引发群体事件。温家宝说,在土地问题上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文章接着引用专家的分析谈到了农村土地纠纷的原因: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太快了,很多土地迅速变成了城市,而上面的人口并没有跟随这一过程转变身份,结果造成三千万农民没有了土地,也没有工作。另外,由于中国的土地都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法律保护。

突发事件增多令北京不安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很多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但弱势群体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几乎每天能听到或读到矿难、环境灾难或农民抗议的消息。据官方统计,去年全国各地发生的所谓突发事件达8万7千起。中央政府对此十分忧虑。

据德国之声报道,中国大小规模的抗议活动逐年增多。据官方公布的数字,2003年共有5万起,2004年增加到7万4千起,去年更达到8万7千起。去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全会上决定将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今后5年的核心任务之一。按照中共的说法叫建立和谐社会。总理温家宝在新近公布的一个讲话中,警告地方干部在处理农村动乱时不要犯历史性错误,温家宝指的是使用暴力。过去几个月确实发生多起武装警察枪击示威群众的事件。

不过,温家宝的指示是否得到地方干部的遵守,还很难说。过去的经验表明,地方对中央的三令五申经常置若罔闻。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尽管温家宝曾亲自为农民工讨工资,但问题丝毫没有缓解。就在春节前夕,无数农民工仍在等待拖欠了一年的工资,无法回家团聚。

对中国问题专家鲁道尔夫来说,温家宝为农民工讨工资也体现了中国体制的一个典型现象:“大家等待着贤明的君主,来为人民做一些事情。即使温家宝真的关心这些下层人民的疾苦,也解决不了什么实质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种力量应当可以被自由组织起来。不过,这当然不是温家宝所能容忍的了。如果知识分子,律师来关注这些被剥夺权利的人,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其他的人,那么中国的国家机器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与打击。”

文章接着说,看来,中国政府不得不承担只改革经济,不松动政治带来的后果。经济改革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保护自己的权利。抗议事件增多也是因为中国的民众越来越勇敢,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现在,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对某些抗议事件进行报导,原因就是抗议活动的照片早就被登在了网上。

中国的各种抗议示威迄今还不对中共政府构成威胁。民众的愤怒还主要针对的是腐败的地方官员。抗议活动迄今也主要集中在农村。不过,如果抗议浪潮逐渐蔓延到城市,就象上周深圳数千人示威抗议“封铺”行动。如果这类事件增加的话,早晚会引起外国投资者的不安。而外国投资的明显下降将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刹车,那样一来,中国共产党就将丧失其权力要求的最后一个合法性了。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