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制观念何在?

发表:2006-01-10 18: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月6日,全国所有官方媒体均播发了新华社的一条消息《姚文远病亡》。消息全文如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姚文元,男,74岁,于1976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 5年。1996年10月刑满释放。”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大吃一惊。我的吃惊,并不是因为姚文远的病亡,也不是因为官方媒体对于姚文远病亡的报道方式。我的吃惊,是因为在这条新华社的消息中竟出现了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众所周知,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在我国,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和重要新闻,均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在宣传和新闻领域,新华社具有其他任何新闻媒体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和新闻,理应是权威的、真实性、准确的。起码,是不应当有常识性错误的。

可是,在上述这条不足百字的消息中,竟出现了两处非常明显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错误之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乍一看,这个称呼没有错。当年,姚文远被判刑时,确实戴的是这个帽子。可是,现在,姚文远既然已经刑满释放,他就不再是一个罪人。他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公民。他曾经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但现在已经不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我们不能让这顶罪恶的帽子永远戴在姚氏的头上,即使他已经死了还不放过。正如有一个盗窃犯,他被判了刑,后来他刑满出狱了。难道我们还能称他是盗窃犯吗?不管姚氏曾经怎样侵犯人权,今天我们不能再侵犯他的人权了。不管姚氏曾经怎样的无法无天,今天我们对他应当讲法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当坚守这个原则。新华社首先要带头依法办事,而不是相反。

错误之二:“于1976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这就错得更离谱了。姚文远明明是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 1981年1月25日判的刑(“四人帮”都在这一天被宣判),怎么忽然变成1976年了?这真是岂有此理。大概,新华社是将“粉碎‘四人帮’”的时间记作判刑的时间了吧?!

一个新闻稿件出来,一定是经过几道关口的。那么,这些把关的人都在干什么呢?这真让我困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