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丢弃半个饼 老师捡起当众咽下

发表:2005-09-09 06: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教会学生节约,将学生扔进垃圾桶里的饼子拣起来当着全班80多名同学的面吃了,这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昨日,师大附中附工补习班理二班的80余位同学经历了一件让他们终身难忘的事。

事件:老教师垃圾桶中拣饼

昨天早晨,同学们正在上自习时,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向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进行例行检查。张老师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胶袋包着的饼子,他立即将饼子拣起来问道:“这是谁扔的?你们没经历过困难日子,不知道粮食的可贵。”当张老师的问话没人回答后,张老师做出一个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他说:“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然后,张老师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就在这时,那位扔饼子的同学站出来,并冲上讲台阻止老师。一位在场的同学说:“张老师和那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人一半将饼吃了。”

反应:学生感动哭泣

昨日下午,学生们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一位学生一连用很负责、很认真、很敬业来表示对张老师的看法。她说,张老师已60多岁了,曾担任过师大附中的教导主任,做事很仔细;但张老师也很幽默,经常和同学们开玩笑,像爷爷一样和蔼可亲。一些同学感动得低声哭泣将对这件事的感受说了出来。他们大多以“震撼”、 “沉重”、“影响一生”来形容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

同事:以身作则的好老师

学校的其他老师谈起张老师时也赞不绝口,他们说,张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以身作则的好老师。他班里的学生集体感强,而且高考成绩经常名列学校前茅。

张老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举动?张老师说:“这不是什么大事,没什么,没什么。”他说自己是1960年参加工作的,当时正是全国困难时期,所以知道粮食的可贵。他说早上的事发生后,他告诉学生要懂得七个字:“做人、求知、上大学”。首先做人是最主要的,其次是求知,短期目标是上大学。

老师言传身教让学生节俭

由于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人大都没有经历过劳动的艰辛和生计的艰难,要求他们自觉或本能地遵守勤俭节约的美德,的确不太容易。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这位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了拥有传统美德的感召力量。事实也证明这位老师的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当这位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一口一口地咽下这个饼时,那位扔饼子的学生被老师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当场向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鲁莽行为。这位老师的教育过程,实际也是体现这位老师仁者襟怀的过程。

儒家始祖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仅仅用政令来禁止,用刑法来惩治,百姓会因害怕而避免受罚,却没有廉耻之心;但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儒家看来,用礼乐文化来培养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恶而不自知。”道德教化之所以受到古人如此的重视,首先在于道德的感召力量,这种力量作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这位老师的行为,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显得格外珍贵。

甩掉贫穷但别丢掉节俭

年近七旬的张老师当众咽下被学生抛弃的半个饼的举动,对很多孩子来说显得不可思议。拣起它与丢弃它,折射的是两代人迥然不同的两种观念,它所表达的是美德传承与摩登消费观念的交锋,在张老师俯身的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我们不能认定,一个学生丢弃了半个饼,所有的学生都不知稼穑之苦,但目前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中小学生不像上一辈人那样节俭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在部分学生当中还存在以浪费为时尚的错误观念,这种趋势值得人们深思。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历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成年人,当他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次体味上一代人所承受的生活艰辛,当自己经济条件稍好的时候,便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助长了一些孩子的“大手大脚”行为。虽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如今的孩子,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将已经短小的衣衫修整后再穿,但有必要让他们学习父辈的节俭美德,如果这些孩子将这种美德贯穿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必将使他们终身收益。相信师大附中的同学,将会终身铭记张老师的师德风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