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员造假录取通知 狂骗45学生120万

发表:2005-08-18 18: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名大学教学秘书和一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竟知法犯法,利用伪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狂骗各地梦想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及家长,先后骗取45名学生现金120多万元。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锦江区法院近日对这起利用假大学录取通知书实施诈骗案审结:被告人向卫、李辛分别以诈骗罪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0元,违法所得123.65万元被予以追缴,返还被害人。 搞“外水”造假骗钱

向卫是四川某大学法学院教学秘书,李辛是某行政机关工作人员。2004年,二人凑在一起商量如何搞点“外水”,经反复思量后,他们决定利用向所在学校发财,于是,一个由两人精心策划的发放假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骗局开始悄然上演:2004年9月初,两人先是花钱请制作假证的人伪造了向卫所在大学的盖有该大学教务处印章的《2004年新生录取通知书》、专科升本科《入学通知书》,接着向那些渴望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派发录取通知书,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纷纷缴纳了高额的“活动费”。

怕事发骗子一再撒谎

2004年9月20日,学生张某在家长陪同下到该大学报到,学校招生就业处扣留了伪造的通知书。向卫得知后,对该学生及家长谎称省招办查得严,报到时间推迟至10月8日,可到了8日,向卫再次谎称学校行政机关未上班,不能交钱和注册,通知改为10月11日报到。

11日,向卫召集学生及家长在一酒店开会,称省教育厅及省招办的人要向大家解释,并在会上介绍李辛就是省招办的联络员,负责此次招生工作。由李辛招来的无业人员廖某冒充省教育厅的廖科长,谎称正在努力解决学生就读大学的问题,并叫学生及家长于10月18日到该大学报到。

真相大白骗子落网

40 多名学生和家长在漫长而焦急中终于等到了10月18日,当学生及家长们赶到该学校后,自知已经无法再隐瞒下去的向卫带学生及家长找到学校招生就业处,要求学校解决学生上学的问题,并向学校讲出了真相,同时还告知校方此事与李辛有关。随后李辛被叫到招生处,很快向校方供认了事实经过,至此案发,两人很快被警方控制接受调查。

据两人交代,从2004年3月至10 月,向卫以该大学教师身份,以“点招”学生收取“活动费”名义,向刘某等45名欲就读该校的学生骗取现金共计123.65万元。他们自称在省教育厅有关系,承诺能让高考未上线的学生就读该校。同时,向卫将收取的部分钱款交给李辛“跑关系”。

政策解读

四川没搞过“点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这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

据介绍,为录取到高分学生,各高校在各省市可能有一定的调节计划,但都有严密的操作规程,对因增加调节计划录取的考生也有具体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录取程序,绝非花钱可以买来,而且2004年四川省各高校都没有搞过“点招”。因此,这一案例再次说明,求学心切的学生及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戒备意识,不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否则会蚀财又劳神,甚至耽误了学生的学业。

今年邮寄专用信封是粉红色

据四川省今年发布的信息,四川今年招生完全实行“阳光工程”,将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违规事件的处理等完全公开。省招办专门公布了省内高校招生监督、举报和投诉电话,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投递仍采取特快专递形式,并都使用“高校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交寄。

今年邮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外观是粉红色外加中国结的喜庆色调。目前,各高校邮寄录取通知书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此提醒学生和家长,若再出现直接将录取通知书发给个人的情况肯定是非法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