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后每月来信 美丽谎言宽慰老母12年

发表:2005-08-18 01: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2年前,53岁的儿子已在广东病逝,年近八旬的老母却一直以为“他出国援外”。老人一直在这个由家人编织的美丽谎言中幸福地生活着,直到今年8月12日,她安祥地闭上双眼。

去世的儿子每月来信这名老人叫陆茂英,出生于1914年,家住武昌紫阳街保安社区,丈夫早已去世。老人育有一儿四女,儿子钱济猷排行老三。六十年代,钱济猷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外贸学院当医生。老人长年和三女儿钱泳华、四女儿钱德华及女婿们生活在一起。

1993年5月7日,噩耗从广东传来:钱济猷突然病逝。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人陷入悲痛中。老人患有心脏病,年近八旬,很难经受住打击,家人决定不将这个消息告诉老人。

每年寒暑假,济猷总会回武汉看望母亲,但当年暑假,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家了。老人总惦念说:“济猷今年怎么没回来呢?他怎么样了?”“妈,不要担心,哥哥每年春节不是都回来看你了吗?前段时间他来过电话,还向你问好,说放假期间他在医院留守。哥还说春节一定回来看你。”

不久,一封信从广东寄来。德华告诉老人:“妈,你看,哥来信了。”然后开启,为老人念信:

母亲大人、姐姐妹妹:

你们好,我们一家在广东都很好。

……

老人听到“儿子”的问候,乐得合不拢嘴,还哼唱起京剧来。

此后,每个月钱家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广东的来信,署名总会是“济猷”。他在国外一时回不来

老人年事已高,但喜欢看新闻。每次报纸送来,家人都会首先翻看,发现有儿女死亡,家人瞒住老人的报道,她们就将报道藏起来。

“我们害怕妈妈看到这类报道后,产生联想,猜测哥哥的情况。”德华说。

当年春节来临,一天,钱家电话响起。嫂子马积玲打来电话,说济猷马上要被派出国援外,春节回不来了。德华特意把话筒放到老人耳边,让她听几句。得知儿子春节不回来,老人有些失落。姐妹俩安慰说,援外代表国家,帮助一些贫穷国家,为国争光,很荣耀的。老人听罢,才高兴起来。

每年春节,儿媳马积玲总会带着女儿钱慧和马莉回武汉看望老人。每次没见到儿子,老人自然询问。这时,儿媳总说:“济猷援外时间虽是三年,但他医术很高,每次轮换,他都被安排延长援外时间。”“那怎么总不见打电话回来,问一声也好啊?”老人犯疑。“妈,那地方很穷,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发达,打电话要到大使馆,很不方便。”这时,几名孙女也一齐帮腔,老人总会露出满意的微笑,说:“孙子们都是大学生,儿子代表国家援外,很满足了。”

此后,儿媳和孙女轮流写信,不时会附带几张照片,那是济猷生前与同事的合影。德华总说:“这是哥哥和同事们在国外照的。”信中总是叙述济猷在“国外”的生活、工作情况。看着照片,得知儿子“一切都好”,老人喜形于色。

济猷生前,经常给母亲寄钱,每年约2000元左右。去世后,儿媳马积玲接着寄。“那时,两个女儿都在上大学,就我一个人有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就省吃俭用,将钱节约下来,以济猷的名义寄给老人”马积玲说。女儿钱慧、马莉相继参加工作,两人也不时给老人寄钱,每年一家人总会给老人一万元左右。

就这样,全家人一直在编织着谎言,直到几天前老人去世,还一直以为儿子在国外生活得很好。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